金沙江干热河谷退化草地植被恢复技术的研究

被引:14
作者
孙涛 [1 ]
毕玉芬 [1 ]
赵小社 [1 ]
许岳飞 [1 ]
冯林 [2 ]
机构
[1] 云南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
[2] 云南省永胜县仁和镇兽医站
关键词
干热河谷; 退化草地; 生态恢复;
D O I
10.13817/j.cnki.cyycp.2006.03.011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以金沙江干热河谷退化草原区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恢复措施及组合模式进行了植被恢复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人工恢复措施对退化草原的植被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各处理总体效果表现为:围栏封育>非洲狗尾草+高羊茅+绛三叶+银合欢>非洲狗尾草+苇状羊茅+多变小冠花+白三叶>苇状羊茅+多年生黑麦草+苜蓿WL323+银合欢>猫尾草+沙打旺+多年生黑麦草+绛三叶>对照自然恢复植被。不同处理草地植物群落的多样性、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大小随季节的变化,以对照为最小。聚类分析将6个样地划分为4组,其中自然恢复植被(对照)被单独划分为一组,表明仍处于退化状态,当前须采取保护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江河源区人工草地群落特征、多样性及其稳定性分析 [J].
史惠兰 ;
王启基 ;
景增春 ;
王长庭 ;
王杰 ;
王柳英 .
草业学报, 2005, (03) :23-30
[2]   宁夏毛乌素沙地不同恢复措施对物种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 [J].
王占军 ;
王顺霞 ;
潘占兵 ;
郭永忠 ;
陈云云 .
生态学杂志, 2005, (04) :464-466
[3]   草地退化指标及恢复措施 [J].
李凤霞 ;
张德罡 .
草原与草坪, 2005, (01) :24-28
[4]   腾格里沙漠东南缘荒漠植被盖度月变化特征及生态恢复 [J].
满多清 ;
吴春荣 ;
徐先英 ;
杨自辉 ;
丁峰 ;
魏怀东 .
中国沙漠, 2005, (01) :142-146
[5]   青藏高原北部多年冻土区草地植物多样性 [J].
郭正刚 ;
王根绪 ;
沈禹颖 ;
程国栋 .
生态学报, 2004, (01) :149-155
[6]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生产力:为什么野外观测和受控实验结果不一致? [J].
贺金生 ;
方精云 ;
马克平 ;
黄建辉 .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06) :835-843
[7]   元谋干热河谷坡地岩土类型与植被恢复分区 [J].
张信宝 ;
杨忠 ;
张建平 .
林业科学, 2003, (04) :16-22
[8]   重牧退化草地的植被、土壤及其耦合特征 [J].
侯扶江 ;
南志标 ;
肖金玉 ;
常生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8) :915-922
[9]   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思考 [J].
柴宗新 ;
范建容 .
山地学报, 2001, (04) :381-384
[10]   干热河谷区生态系统退化及恢复与重建途径 [J].
钟祥浩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0, (03) :376-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