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价值理论及现代性分析

被引:9
作者
马艳 [1 ]
李韵 [2 ]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虚拟价值; 理论分析; 现代性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14.3 [商品生产与交换];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本文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不能解释的、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却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些经济要素的价值定义为虚拟价值,并认为虚拟价值的形成与实现都基于劳动价值,其类型主要分为非劳动型、无载体型、产权分离型三种;同时提出以股票、证券(以及房地产证券化产品)等虚拟价值形式存在的产品通过较强的未来性和变动性反映其虚拟性,以自然资源(以及古董、地产等)虚拟价值形式存在的产品用较强的稀缺性和垄断性体现其虚拟性,以网络信息产品的虚拟价值形式存在的产品以较强的复制性、规模性和共享性表现其虚拟性,为此,其计量模型也有所不同。虚拟价值理论的提出对于人类有效使用自然资源和保持生态环境以及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可以为科学解释现代经济危机和有效防范以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经济危机提供科学的理论根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与金融资产的虚拟价值 [J].
李翀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1, (04) :66-70
[2]  
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裴长洪主编, 2005
[3]  
资本论Azi ben lun[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著, 1975
[4]  
资本论 .2 马克思. . 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