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传统法律思维模式

被引:8
作者
季卫东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关键词
工具合理性; 道德评价; 规范多元结构; 整合困境; 平衡陷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30102 ; 060207 ;
摘要
回顾帝制中国的两千余年历史可以发现:通过秦律形成了以皇帝为顶点的一元化权力结构(强制的秩序),通过汉儒形成了以三纲六纪为框架的对称化权威体系(承认的秩序),并借助君父大义和修齐治平的推演方式使这样的权力结构和权威体系耦合在一起。这种传统国家的制度设计呈现出复杂系统的特征,难以发挥整合功能,并且不得不依赖于高度集中的权力。当社会变迁要求重新塑造权力结构时,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如何认识和改变规范体系以及法律思维方式的属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2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论法学思维的三种模式[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德) 施密特, 2012
[2]  
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 商务印书馆 , (美) 布劳, 2008
[3]  
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M]. 法律出版社 , (日)滋贺秀三等著, 1998
[4]  
中国系统思维[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刘长林 著, 1990
[5]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 中华书局 , 瞿同祖 著, 1981
[6]  
法社会学 .2[德]尼克拉斯.卢曼[日]村上淳一,六本佳平日译. 岩波书店 . 1986
[7]  
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 .2[美]宋格文.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