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设想

被引:45
作者
黄运成
杨再斌
机构
[1] 中国证监会上海证管办,同济大学经管学院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中心; 金融自由化; 经济金融化; 聚集效应;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03.11.013
中图分类号
F832.7 [地方金融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本文分析比较了国际金融中心的不同模式特征,认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应该以“国内经济发展为依托、以资金需求拉动为特征并为国内经济建设提供金融支持的实力功能型”作为建设的目标模式。这是因为上海目前缺乏建设成为一个完全资金供给推动型的国际金融中心的机遇与条件,但却具备了需求拉动型国际金融中心的基础条件。本文详细分析了上海金融业发展现状以及与成熟国际金融中心之间存在的差距与不足,设计了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三步走战略,在一些关键性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境内金融市场的对内开放 [J].
王国刚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 (01) :41-47
[2]   国际金融中心产生模式的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J].
王传辉 .
世界经济研究, 2000, (06) :73-77
[3]   试论亚洲地区多层次的国际金融中心体系 [J].
胡坚 .
经济科学, 1996, (06) :67-72
[4]   建立国际金融中心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设想 [J].
胡坚 .
经济科学, 1995, (02)
[5]  
离岸金融研究[M]. 中国金融出版社 , 连平著, 2002
[6]  
金融地理学[M]. 商务印书馆 , (瑞典)瑞斯托·劳拉詹南(RistoLaulajainen)著, 2001
[7]  
内地金融发展与香港金融[M]. 广东人民出版社 , 陈丽君主编, 2001
[8]  
国际金融发展与中国金融改革[M]. 中国金融出版社 , 景学成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