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域水质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17
作者
潘怡 [1 ]
仵彦卿 [1 ]
叶属峰 [2 ]
范海梅 [2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
关键词
上海海域; 海水水质; 模糊数学模型; 综合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基于1986~2006年上海海域水质调查资料,应用模糊数学模型对上海海域水体水质的现状及1986~2006年各年度海水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21 a间的海水水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上海海域海水水质相对较好,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氮肥用量的快速增长,上海海域水质迅速恶化,均为Ⅳ级水质;2000年之后,上海海域海水水质继续恶化,但恶化速度相对缓慢,主要污染物质也由重金属污染过渡到营养盐污染。本文更客观、全面地分析了上海海域水环境质量状况,为政府制定环保措施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83 / 28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用模糊数学对珠江口近20a来水质进行综合评价 [J].
何桂芳 ;
袁国明 .
海洋环境科学, 2007, (01) :53-57
[2]   青岛海洋倾倒区海水水质模糊综合评价 [J].
郑琳 ;
崔文林 ;
贾永刚 .
海洋环境科学, 2007, (01) :38-41
[3]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乐安河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万金保 ;
侯得印 ;
万兴 ;
涂盛辉 .
环境工程, 2006, (06) :77-79+5
[4]   长江口营养盐浓度变化及分布特征 [J].
周俊丽 ;
刘征涛 ;
孟伟 ;
李政 ;
李霁 .
环境科学研究, 2006, (06) :139-144
[5]   春秋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营养盐污染研究 [J].
王芳 ;
康建成 ;
周尚哲 ;
郑琰明 ;
徐韧 ;
孙瑞文 ;
吴涛 .
生态环境, 2006, (02) :276-283
[6]   长江口及邻近水域富营养化现状及变化趋势的评价与分析 [J].
全为民 ;
沈新强 ;
韩金娣 ;
陈亚瞿 .
海洋环境科学, 2005, (03) :13-16
[7]   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和输送途径 [J].
王保栋 ;
战闰 ;
藏家业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2, (01) :53-58
[8]   海洋中氮营养盐循环及其模型研究 [J].
任玲 ;
杨军 .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1) :58-64
[9]  
丹河流域水环境模糊评价与容量研究[D]. 刘新铭.南京理工大学. 2005
[10]  
Chemical trend of national rivers in China: Huanghe and Changjiang .2 Zhang Jing et al. AMBIO . 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