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基于事件数据分析法的中缅地缘关系演变
被引:25
作者
:
王淑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河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王淑芳
[
1
,
2
]
阳婷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湖南师大附中高新实验中学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阳婷慧
[
3
]
葛岳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葛岳静
[
1
]
李灿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李灿松
[
1
]
机构
: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2]
河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
湖南师大附中高新实验中学
来源
:
经济地理
|
2015年
/ 35卷
/ 10期
关键词
:
事件数据分析;
地缘关系;
演变机理;
中国;
缅甸;
D O I
:
10.15957/j.cnki.jjdl.2015.10.003
中图分类号
:
D822.333.7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缅甸是中国西南邻邦,地处亚洲的"十字路口",是中国从陆上连接印度洋的重要战略通道。中缅关系发展对于保障中国能源安全、促进中国西南大开发、冲破美国的亚太包围圈及实施新的周边地缘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地理学、国际关系学和地缘政治学等多学科研究视角,采用事件数据分析法,探讨21世纪以来中缅地缘关系的演变过程及演变机理。结果表明:12000年以来中缅关系发展大体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平稳发展、快速发展、全面发展和波动调整。2中缅地缘关系发展每隔五六年出现一次峰值。中缅关系的波峰往往与美缅关系的波谷相继出现,两者呈现一定的负相关关系。3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地缘文化是中缅地缘关系演变的驱动力和内在机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缅甸大选后的政治发展及对中缅关系的影响.[D].王芳.厦门大学.2014, 08
[2]
地缘战略下的中缅关系新认识.[D].王楠.青岛大学.2012, 01
[3]
冷战后中缅关系研究.[D].姚璐.郑州大学.2011, 04
[4]
中缅关系面临的挑战及中国的战略选择
田立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国际政治系
田立加
王光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国际政治系
王光厚
[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7
(05)
: 20
-
22
[5]
探索不同规模国家关系模式——以政治转型以来的中缅关系为例
李晨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云南大学缅甸研究中心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李晨阳
[J].
国际展望,
2014,
(02)
: 17
-
33+150
[6]
中缅双边经贸合作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挑战
郑国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郑国富
[J].
对外经贸实务,
2014,
(01)
: 24
-
27
[7]
中缅关系及其障碍因素探析.[J].邵建平;.东南亚之窗.2013, 03
[8]
略论新世纪中缅关系发展及其趋势.[J].曾庆豪;.东南亚之窗.2013, 02
[9]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地缘政治领域的应用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潘峰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赖志勇
葛岳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葛岳静
[J].
经济地理,
2013,
33
(07)
: 15
-
21
[10]
缅甸“民地武”问题对中缅关系的影响
苏晓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部
苏晓晖
[J].
当代世界,
2013,
(04)
: 49
-
51
←
1
2
3
4
→
共 35 条
[1]
缅甸大选后的政治发展及对中缅关系的影响.[D].王芳.厦门大学.2014, 08
[2]
地缘战略下的中缅关系新认识.[D].王楠.青岛大学.2012, 01
[3]
冷战后中缅关系研究.[D].姚璐.郑州大学.2011, 04
[4]
中缅关系面临的挑战及中国的战略选择
田立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国际政治系
田立加
王光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国际政治系
王光厚
[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7
(05)
: 20
-
22
[5]
探索不同规模国家关系模式——以政治转型以来的中缅关系为例
李晨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云南大学缅甸研究中心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李晨阳
[J].
国际展望,
2014,
(02)
: 17
-
33+150
[6]
中缅双边经贸合作发展的历史、现状与挑战
郑国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郑国富
[J].
对外经贸实务,
2014,
(01)
: 24
-
27
[7]
中缅关系及其障碍因素探析.[J].邵建平;.东南亚之窗.2013, 03
[8]
略论新世纪中缅关系发展及其趋势.[J].曾庆豪;.东南亚之窗.2013, 02
[9]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地缘政治领域的应用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潘峰华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赖志勇
葛岳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葛岳静
[J].
经济地理,
2013,
33
(07)
: 15
-
21
[10]
缅甸“民地武”问题对中缅关系的影响
苏晓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部
苏晓晖
[J].
当代世界,
2013,
(04)
: 49
-
51
←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