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温度传感器的研究

被引:11
作者
曾捷
梁大开
曹振新
机构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智能材料与结构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智能材料与结构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
[3] 江苏南京
[4] 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传感器技术; 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 光纤传感器; 温度测量; 折射率; 共振波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212 [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
学科分类号
080202 ;
摘要
根据液体折射率随温度变化而改变的特性 ,提出了一种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 (SPR)效应的新型光纤温度传感器 ,分析了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光纤探头感应环境温度变化的原理。对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探头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 ,并进行了相关实验 ,为实现高折射率液体介质的感温测试和扩大测温范围提供依据。通过自行设计的一套光纤温度传感测试系统 ,得到系统输出的表面等离子体波共振光谱信号随温度变化的特性曲线 ,并提出对共振波长和最小光强反射率进行实时双参数测量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 ,该测试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全光纤化、易远程测量等优点。
引用
收藏
页码:838 / 84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光纤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器中膜厚与共振波长关系的实验研究 [J].
曹振新 ;
梁大开 ;
郭明江 .
光学学报, 2003, (01) :125-128
[2]   光纤表面等离子体波传感器用于固化监测的研究 [J].
邱浩 ;
梁大开 ;
张焕春 ;
经亚枝 ;
程广旭 .
中国激光, 2002, (06) :545-549
[3]   表面等离子体谐振(SPR)生化分析仪的研制 [J].
崔大付 ;
李向明 ;
蔡浩原 ;
李亚亭 ;
郑自攀 ;
陈翔 .
现代科学仪器, 2001, (06) :34-38
[4]   表面等离子体激光Q开关原理研究 [J].
唐永新 ;
杨华 ;
郭继华 ;
吴念乐 ;
李师群 .
光学学报, 2001, (07) :866-868
[5]   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传感器I:基本原理 [J].
赵晓君 ;
陈焕文 ;
宋大千 ;
牟颖 ;
张寒琦 ;
金钦汉 .
分析仪器, 2000, (04) :1-8
[6]  
实用化学手册.[M].张向宇编;.国防工业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