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与环境系统的耦合度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5
作者
何为 [1 ]
韩宝平 [2 ]
叶磊 [1 ]
戴培超 [1 ]
张忠朝 [3 ]
谢磊 [4 ]
机构
[1] 江苏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徐州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
[3]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4]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环境学; 耦合度模型; 环境系统; 江苏省; 城市化;
D O I
10.13637/j.issn.1009-6094.2014.06.067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083001 ;
摘要
分析城市化与环境系统的耦合关系,阐述了耦合度的理论,并基于耦合度模型定量分析了江苏城市化与环境系统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994—1996年耦合度从0.486 6下降到0.483 1,系统一直处于颉颃阶段;1997—2003年系统耦合度由0.490 3上升到0.500 1,2003年进入磨合阶段,这是由于江苏省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发生了改变,生产过程中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减少;2004—2010年系统耦合度有一定波动,但一直处于颉颃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312 / 31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城市化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J].
宋超山 ;
马俊杰 ;
杨风 ;
马营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0, 24 (05) :85-90
[2]   陕西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 [J].
周亚莉 ;
袁晓玲 ;
薛义明 ;
周亚彤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9, 24 (03) :36-41
[3]   区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时空变异特征——以湖北省为例 [J].
聂艳 ;
雷文华 ;
周勇 ;
王宏志 .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22 (11) :56-62
[4]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系统的基本定律 [J].
方创琳 ;
杨玉梅 .
干旱区地理, 2006, (01) :1-8
[5]   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 [J].
刘耀彬 ;
李仁东 ;
宋学锋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1) :105-112
[6]   改进的熵值法在河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中的应用 [J].
乔家君 .
资源科学, 2004, (01) :113-119
[7]   城市经济与环境发展耦合机制的研究 [J].
张妍 ;
尚金城 ;
于相毅 .
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1) :107-112
[8]   改进的熵值法及其在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 [J].
郭显光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998, (12) :99-103
[9]   广州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预测及调控研究 [J].
杨士弘 .
地理科学, 1994, (02) :136-143+199
[10]  
现代汉语辞海[M].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周宏 主编,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