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水库库岸坍塌成因分析与防治措施研究

被引:14
作者
李永乐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关键词
三门峡水库; 库岸坍塌; 成因分析; 防治措施;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3.06.034
中图分类号
TV697.3 [水库治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三门峡水库自1960年9月蓄水运行以来,库岸坍塌现象频繁发生,平均每年塌岸0.5~0.7亿m3。指出了造成库岸坍塌的原因主要是地质环境的影响以及水力条件的变化;不同的地形、地貌、地质结构和岩性特征,表现了不同的塌岸强度,其中黄土塬区为极强塌岸段,黄河Ⅱ级阶地为强烈塌岸段,黄河Ⅰ级阶地为中等强烈塌岸段;分析了引起库岸坍塌的主要水力条件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并且不同水力条件及其变化特征,对库岸坍塌影响的方式和程度也不同;最后给出了防治库岸坍塌应采用标本兼治的原则,治标是指对塌岸进行必要的加固、支挡、衬砌等;治本就是根据引起塌岸的原因以及不同地质环境条件下的塌岸特征和水力条件,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从根本上进行综合治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