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用体系:需要深入思考的几个理论问题

被引:2
作者
程民选 [1 ]
唐雪漫 [1 ,2 ]
孙磊 [3 ]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关键词
社会信用体系; 信用制度; 现代信用社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3 [生产行业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在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原有的社会信用机制已经不能适应发生了巨大变迁的工业社会。面对匿名社会中不熟悉的经济交往对象,人们需要有可信任的了解对方信用信息的渠道,以征信机构、信用评级机构以及会计审计机构为主体的社会信用体系因此在西方社会应运而生。社会信用体系是信用主体信用行为和信用状况的"簿记",是记录信用行为并载入信用信息数据库,以及信用评级等的技术系统。在现代匿名社会中,必须依靠这一技术系统提供的信息基础,既形成对失信行为的社会惩罚机制,又为信用制度有效发挥法律惩罚作用提供技术支撑。社会信用体系的构建业已成为现代信用社会建设的着力点。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信用的经济学内涵及其相关概念辨析 [J].
程民选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11) :34-39
[2]  
中国转型期社会信用环境研究.[M].李晓红; 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3]  
中国社会信用问题研究.[M].张亦春等著;.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4]  
征信体系和国际经济.[M].(美)玛格里特·米勒编;王晓蕾等译;.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5]  
资本论.[M].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