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Ⅱ.氨基酸、多胺及内源激素的变化

被引:19
作者
向太和
梁海曼
钟华鑫
颜秋生
张雪琴
机构
[1] 杭州大学生物系
[2] 中国水稻研究所
关键词
水稻; 胚性悬浮细胞系; 氨基酸; 多胺; 植物内源激素; 原生质体培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水稻广亲和中粳品系02428为材料,分析了其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过程中氨基酸、多胺及内源激素的变化。结果表明:1.游离氨基酸的总量是FP15>MP45>LP90,其中FP15游离精氨酸的含量很高,而在MP45和LP90中含量剧降。蛋白质氨基酸和蛋白质合成能力正好和游离氨基酸的总量变化相反。2.从FP15→MP45→LP90,腐胺含量呈上升、精胺含量呈下降趋势。腐胺/(精胺+亚精胺)上升了近20倍。悬浮细胞经脱壁而成游离原生质体后,其总多胺、尸胺和腐胺的含量与悬浮细胞相比均大幅度下降,而精胺和亚精胺则有所升高。3.植物内源激素IAA、2ip的含量是LP90>MP45>FP15,ABA、ZRs的含量是FP15>MP45>LP90。上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胚性悬浮细胞即后期悬浮细胞适合于进行原生质体培养的生理生化机理。
引用
收藏
页码:353 / 35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水稻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J].
向太和 ;
钟华鑫 ;
梁海曼 ;
颜秋生 ;
张雪琴 .
作物学报, 1995, (02) :223-229
[2]   水稻胚性悬浮细胞系建立的细胞学研究 [J].
向太和 ;
杨剑波 ;
吴李君 ;
吴家道 ;
钟华鑫 ;
梁海曼 ;
颜秋生 ;
张雪琴 .
安徽农业科学, 1993, (01) :1-6
[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蕃茄愈伤组织中的多胺 [J].
马志超 ;
臧荣春 ;
储可铭 .
分析化学, 1991, (11) :1317-1319
[4]   組織培養中細胞狀態的調控 [J].
王海波 .
作物杂志, 1991, (03) :3-6
[5]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生理生化研究进展 [J].
杨和平 ;
程井辰 .
植物学通报, 1991, (02) :1-8
[6]   大麦原生质体再生绿色植株 [J].
颜秋生 ;
张雪琴 ;
施建表 ;
李浚明 .
科学通报, 1990, (20) :1581-1583
[7]   植物多胺代谢的酶类与胁迫反应 [J].
汪沛洪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0, (01) :1-7
[8]   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内源植物激素 [J].
吴颂如 ;
陈婉芬 ;
周燮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8, (05) :53-57
[9]   不同提取介质对植物材料游离氨基酸测定的影响 [J].
王均鉴 ;
方建颖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7, (04) :50-53
[10]   DNA-REPLICATION IN MAIZE LEAF PROTOPLASTS [J].
WANG, H ;
CUTLER, AJ ;
SALEEM, M ;
FOWKE, LC .
PLANT CELL TISSUE AND ORGAN CULTURE, 1989, 18 (01) :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