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动中的国际社会:宽容与不容异己

被引:4
作者
潘亚玲
张春
机构
[1]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社科教研室
[2] 云南省国际友好联合会
关键词
宽容与不容异己; 国际社会的变动; 当今国际社会的变动; 主权与战争的遭侵蚀;
D O I
10.13549/j.cnki.cn11-3959/d.2001.06.008
中图分类号
D80 [外交、国际关系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6 ; 030208 ; 1407 ;
摘要
宽容是一种政治态度 ,是有关不同历史、文化和认同的群体之间的和平共处。国际无政府状态既使国际社会中宽容更加接近绝对 ,又使不容异己显得非常合理。国际社会变动中的宽容与不容异己体现为旧体系与新体系因素间的主动与被动地宽容与不容异己。当今国际社会变动中的宽容与不容异己明显地体现在单级化与多极化、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本地化与全球化 ,以及主权与反主权、战争与反战争等旧新体系因素间的相互宽容与不容异己。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有关人道主义干涉的思考 [J].
张春 ;
潘亚玲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0, (07) :71-75
[2]   论霍布斯的国际关系哲学 [J].
潘亚玲 ;
时殷弘 .
欧洲, 1999, (06) :13-21
[3]   制衡的困难——关于均势自动生成论及其重大缺陷 [J].
时殷弘 .
太平洋学报 , 1998, (04) :48-58
[4]   现实主义·理性主义·革命主义─—国际关系思想传统及其当代典型表现 [J].
时殷弘,叶凤丽 .
欧洲, 1995, (03) :4-16
[5]  
论宽容[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美)迈克尔·沃尔泽(MichaelWalzer)著, 2000
[6]  
现代性的后果[M]. 译林出版社 ,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 2000
[7]  
当代史导论[M].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GeoffreyBarraclough)著, 1996
[8]  
利维坦[M]. 商务印书馆[英]霍布斯(Hobbes), 1985
[9]  
LongCyclesinWorldPolitics .2 GeorgeModelski. UniversityofWashington . 1987
[10]  
MakersofmodernStrategy .2 PeterParet. PrincetonUniversityPress .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