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地表温度对不透水面的响应研究

被引:11
作者
彭文甫 [1 ,2 ,3 ]
张东辉 [3 ]
何政伟 [3 ]
杨存建 [1 ,2 ]
赵景峰 [1 ,2 ]
机构
[1] 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
[3]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空间建模; 城市地表温度; 不透水面; 响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79 [遥感技术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81102 ; 0816 ; 081602 ; 083002 ; 1404 ;
摘要
根据成都三环路内的Landsat 7/ETM+影像,利用单窗算法和不透水面与植被覆盖度在城市建成区呈负相关关系两种反演方法,通过空间建模建立反演模型,获取地表温度与不透水面信息。通过随机样点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等温线与等透水面线叠加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城市地表温度对不透水面的响应效果。结果表明:地表温度随距市中心区距离增大而降低,同时不透水能力也降低;成都市地表温度与不透水面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相关度为0.7253;等透水面线的空间分布对等温线具有显著的响应规律。研究成果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土地利用水平和加强科学规划等都具有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于遥感的长沙市城市热岛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 [J].
历华 ;
曾永年 ;
柳钦火 .
国土资源遥感, 2008, (04) :47-52+108+112
[2]   一种快速提取不透水面的新型遥感指数 [J].
徐涵秋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8, (11) :1150-1153+1211
[3]   成都平原城市热岛效应的遥感分析 [J].
许辉熙 ;
但尚铭 ;
何政伟 ;
但玻 ;
杨秀蓉 ;
黄明碧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7, (08) :21-23+116
[4]   基于AVHRR的成都平原城市热岛效应演变趋势分析 [J].
张伟 ;
但尚铭 ;
韩力 ;
刘玉磊 ;
黄骅 ;
王晓骏 .
四川环境, 2007, (02) :26-29+62
[5]   城市不透水面及其与城市热岛的关系研究——以泉州市区为例 [J].
林云杉 ;
徐涵秋 ;
周榕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7, (01) :14-19
[6]   城市旅游区暴雨径流污染过程中的不透水面效应 [J].
赵建伟 ;
单保庆 ;
尹澄清 .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6, (12) :50-53
[7]   TM热波段图像的地表温度反演算法与实验分析 [J].
丁凤 ;
徐涵秋 .
地球信息科学, 2006, (03) :125-130+135
[8]   基于Landsat TM图像的北京城市地表温度遥感反演研究 [J].
宫阿都 ;
江樟焰 ;
李京 ;
陈云浩 ;
胡华浪 .
遥感信息, 2005, (03) :18-20+30
[9]   利用Landsat数据对武汉城市进行热岛效应分析 [J].
方圣辉 ;
刘俊怡 .
测绘信息与工程, 2005, (02) :1-2
[10]  
The impact of land use — land cover changes due to urbanization on surface microclimate and hydrology: a satellite perspective.[J].Toby N Carlson;S Traci Arthur.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200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