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5 条
江西一次特大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特征对比分析
被引:6
作者:

汪小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赵玉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王晓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廖移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徐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暴雨监测预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2] 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特大暴雨;
中尺度对流系统;
TBB资料;
WRF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FY-2E云顶亮温(TBB)资料,雷达回波资料以及非静力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WRF的模拟结果,对比分析了2010年6月19日江西特大暴雨过程中TBB低值接近但地面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两个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结果表明:MCS1为新生对流在有利的水汽、动力和热力条件下迅速发展形成的强盛中尺度对流系统,中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气旋性涡旋发展旺盛,对流云柱内强上升运动将辐合的大量低层水汽输送至中高层,云水、云冰含量增加,两者重叠层加厚,水物质总量增加,造成地面出现强降水;MCS2尾随层云区的弱辐合仅出现在中层,水汽辐合量和液态水物质含量显著偏小,对应地面弱降水,但是由于高层云冰含量与MCS1对流云区相当,高层雷达回波强度相当,导致卫星云图上TBB出现与MCS1相同的低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5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 [1] 一次湖南暴雨过程β中尺度系统分析与模拟[J]. 高原气象 , 2014, (02) : 495 - 503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陈忠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
- [2] “2011.6.18”湖北大暴雨成因分析[J]. 高原气象, 2013, 32 (04) : 1106 - 1114徐双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武汉中心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吴翠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武汉中心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吴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武汉中心气象台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 [3] 利用雷达和卫星资料对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云结构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 2013, 32 (04) : 1148 - 1156陈英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 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唐仁茂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武汉市气象局 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李德俊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 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向玉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北省气象局 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袁正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 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王慧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 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蔡淼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
- [4] 2010年长江中游梅雨期β中尺度系统环境特征的分析[J]. 高原气象, 2013, 32 (03) : 750 - 761王晓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汪小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徐桂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 [5] 一次梅雨锋大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J]. 高原气象, 2012, (06) : 1704 - 1710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许丽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PC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尺度灾害性天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6] 中尺度地形对梅雨锋暴雨影响的个例研究[J]. 高原气象 , 2012, (05) : 1268 - 1282赵玉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许小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 不详崔春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不详
- [7] 一次南方春季强对流过程中影响对流发展的环境场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 2012, 31 (04) : 1019 - 1031陈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张芳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宗志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 [8] 梅雨锋上两类中尺度对流系统形成的边界层特征[J]. 大气科学学报, 2012, 35 (01) : 51 - 63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林永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管兆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 [9] 华南前汛期福建一次致洪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结构特征[J]. 高原气象, 2012, 31 (01) : 167 - 17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何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建省气候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陈海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吴伟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厦门市气象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吴毅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福州市气象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10] 梅雨期一个伴有前导层状降水对流线的结构特征[J]. 高原气象, 2011, 30 (04) : 1052 - 1066王晓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胡伯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李红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崔春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