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岩稳定性评价的投影寻踪权重-属性区间识别模型

被引:10
作者
徐飞 [1 ]
王珂 [2 ]
刘造保 [3 ]
机构
[1] 海南省公路勘察设计院
[2]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3] 河海大学
关键词
围岩稳定性; 投影寻踪; 属性区间识别理论; 粒子群; 评价;
D O I
10.16285/j.rsm.2010.08.030
中图分类号
TU45 [岩石(岩体)力学及岩石测试];
学科分类号
0801 ; 080104 ; 0815 ;
摘要
围岩的稳定性评价是一个复杂的不确定系统问题。采用粒子群算法优化投影寻踪方法,并结合属性区间识别理论,建立了围岩稳定性评价的投影寻踪权重-属性区间识别模型。选取5个围岩稳定性影响因子作为评价指标,通过构造属性测度区间函数计算单指标属性测度区间,利用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投影寻踪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以计算综合属性测度区间,应用置信度准则和评分准则对围岩的稳定性进行属性识别。实例研究表明,该模型能有效的解决围岩稳定性评价问题,且评价结果科学可靠;评价模型采用投影寻踪确定权重,避免了权重确定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保证了评价工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587 / 2591+2598 +259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围岩稳定性集对分析–可变模糊集综合评价模型 [J].
汪明武 ;
李丽 ;
金菊良 .
岩土工程学报, 2008, (06) :941-944
[2]   围岩稳定性评价的模糊可变集合工程方法 [J].
陈守煜 ;
韩晓军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09) :1857-1861
[3]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岩土工程反分析研究 [J].
高玮 .
岩土力学, 2006, (05) :795-798
[4]   基于可拓方法的地下工程围岩评价研究 [J].
连建发 ;
慎乃齐 ;
张杰坤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09) :1450-1453
[5]   城市固体废弃物卫生填埋场选址评价的模糊集方法 [J].
年廷凯 ;
郑德凤 ;
栾茂田 .
岩土力学, 2004, (04) :574-578
[6]   属性区间识别理论模型研究及其应用 [J].
李群 ;
宁利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2, (01) :50-54
[7]   分形理论在岩体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J].
连建发 ;
慎乃齐 ;
张杰坤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1, (S1) :1695-1698
[8]   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类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J].
杨朝晖 ;
刘浩吾 .
四川联合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1999, (04) :66-72
[9]   属性识别理论模型及其应用 [J].
程乾生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1) :14-22
[10]   灰色优化理论模型在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类中的应用 [J].
冯玉国 .
岩土工程学报, 1996, (03) :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