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区域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差异及其政策启示——以沈阳市苏家屯区238户农户调查为例

被引:21
作者
刘洪彬 [1 ,2 ]
王秋兵 [1 ]
董秀茹 [1 ]
于国锋 [3 ]
孙雁 [4 ]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
[2] 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
[3] 苏家屯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4] 沈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局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城市化; 农户; 土地利用; 差异; 特征;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12.05.020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城乡结合部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独特区域,该区域土地利用问题敏感、复杂且意义重大。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角度出发,通过构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差异形成机理分析框架,采用方差分析、统计分析的方法,以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238户农户的调查问卷为基础,对城乡结合部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反图能圈"式的种植业布局模式,具有明显的"非农化"与"非粮化"的特征。其中近郊区农户以"粮食需求"为主,主要种植玉米,土地利用程度低,土地投入强度小。远郊区农户以"粮食需求和利润需求协调"为主,兼种大田作物和陆地蔬菜,农户土地利用程度较高,土地投入强度较大。纯农村农户以"利润需求"为主,主要种植大棚蔬菜和陆地蔬菜,土地利用程度最高,土地投入强度最大。在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应该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农地流转机制、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优化农业产业的合理布局等方面引导农户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和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农户生产效率分析及改进方案——基于三阶段DEA模型和农户微观数据 [J].
朱帆 ;
余成群 ;
曾嵘 ;
许少云 .
经济地理, 2011, 31 (07) :1178-1184
[2]   不同类型农户农地投入的影响因素 [J].
徐玉婷 ;
杨钢桥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3) :106-112
[3]   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问题:特征、诱因与解决路径 [J].
陈志刚 ;
曲福田 ;
韩立 ;
高艳梅 .
经济体制改革, 2010, (05) :93-98
[4]   基于农户土地利用目标差异的农用地利用变化机制研究 [J].
孔祥斌 ;
李翠珍 ;
张凤荣 ;
郧文聚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0, 15 (04) :57-64
[5]   基于农户用地行为的耕地生产力及隐性损失研究 [J].
孔祥斌 ;
李翠珍 ;
梁颖 ;
王洪雨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7) :869-877
[6]   基于农户调查的大城市郊区农地流转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广州市番禺区467户调查为例 [J].
冯艳芬 ;
董玉祥 ;
刘毅华 ;
王芳 .
资源科学, 2010, 32 (07) :1379-1386
[7]   基于农户决策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构建 [J].
李涛 ;
孔祥斌 ;
梁颖 ;
秦静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0, 15 (03) :101-107
[8]   基于多层次模型的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影响因素分析——以陕西省米脂县高西沟村为例 [J].
杨维鸽 ;
陈海 ;
杨明楠 ;
张波 ;
庞国伟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04) :646-656
[9]   农户种植结构区域分异研究——基于江汉平原与太湖平原农户调查数据 [J].
洪建国 ;
杨钢桥 .
生态经济, 2010, (04) :83-86
[10]   非农就业与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实证分析:配置效应、兼业效应与投资效应——基于2005年江西省农户调研数据 [J].
李明艳 ;
陈利根 ;
石晓平 .
农业技术经济, 2010, (03) :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