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地区直播稻田氮素渗漏损失试验研究

被引:18
作者
李勇 [1 ,2 ]
杨林章 [2 ]
殷广德 [3 ]
机构
[1] 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3] 江苏省土壤肥料技术指导站
关键词
直播稻田; 铵态氮; 硝态氮; 渗漏量; 太湖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太湖流域丹阳地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旱直播稻田氮素的渗漏损失特征。结果表明,在当地正常的水肥管理模式下,旱直播稻田氮素的渗漏主要发生在水稻生长前期,施入的基肥不易迅速水解,部分仍滞留在表层土壤,灌溉或强降水时增大了氮素渗漏流失的风险。稻田40 cm深度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浓度平均值分别为5.79和0.49 mg/L,硝态氮浓度最大值出现在苗肥施入后的第7 d,达到21.8 mg/L。以土壤深度40 cm为界面计算的氮素渗漏通量表明,铵态氮和硝态氮在整个稻季的平均渗漏量为N 3.8和28.4 kg/hm2,氮素渗漏的形式主要为硝态氮。直播水稻萌芽至幼苗期对氮素的吸收量少,应适当减少前期基肥或苗肥的施用量,充分利用基肥与苗肥的叠加效应,减少前期氮素渗漏流失。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水分及铵、硝营养对水稻幼苗氮素吸收的影响 [J].
柏彦超 ;
王娟娟 ;
倪梅娟 ;
史春霞 ;
周明耀 ;
钱晓晴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8, (01) :184-188
[2]   国内外水稻直播种植发展概况 [J].
王洋 ;
张祖立 ;
张亚双 ;
崔红光 .
农机化研究, 2007, (01) :48-50
[3]   中国直播稻、移栽稻的演变及播种技术的发展 [J].
徐迪新 ;
徐翔 .
中国稻米, 2006, (03) :6-9
[4]   太湖地区氮肥用量对土壤供氮、水稻吸氮和地下水的影响 [J].
闫德智 ;
王德建 ;
林静慧 .
土壤学报, 2005, (03) :440-446
[5]   水田土壤溶液磷氮的动态变化及潜在的环境影响 [J].
单艳红 ;
杨林章 ;
颜廷梅 ;
王建国 .
生态学报, 2005, (01) :115-121
[6]   直播旱作水稻的吸氮特征与土壤氮素表观盈亏 [J].
殷晓燕 ;
徐阳春 ;
沈其荣 ;
周春霖 ;
Klaus Dittert .
生态学报, 2004, (08) :1575-1581
[7]   控释氮肥在淹水稻田土壤上的去向及利用率 [J].
郑圣先 ;
刘德林 ;
聂军 ;
戴平安 ;
肖剑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4, (02) :137-142
[8]   太湖地区稻田土壤养分淋洗特征 [J].
连纲 ;
王德建 ;
林静慧 ;
龑德智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1) :1879-1883
[9]   氮肥不同施用技术对直播水稻氮素吸收及其产量形成的影响 [J].
倪竹如 ;
陈俊伟 ;
阮美颖 .
核农学报, 2003, (02) :123-126
[10]   直播早稻优化氮肥施用研究 [J].
张奇春 ;
王光火 .
中国水稻科学, 2002, (04) :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