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恶血的形成机理及其致病特点

被引:2
作者
王承平
徐中环
机构
[1] 成都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四川成都
关键词
恶血; 形成机理; 致病特点; 中医基础理论;
D O I
10.13593/j.cnki.51-1501/r.2000.02.003
中图分类号
R228 [中医病理];
学科分类号
100501 ;
摘要
根据古代医家对恶血的论述以及现代医学的有关认识 ,从中医基础理论的角度探讨了恶血的含义及其形成机理和致病特点。提出恶血应包括瘀血和血液质地腐败两层含义。其形成与正气虚损和邪毒内侵有关。其发病形式多为急性发作与慢性发作两种。常表现为发热、血虚状、出血、肿块、易感邪和变生它疾等病症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7 / 8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复方青黛片为主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J].
黄世林,郭爱霞,向阳,王晓波,林慧娴,富丽 .
中华血液学杂志, 1995, (01) :26-28+53-54
[2]   苦参煎液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的诱导分化研究 [J].
徐建国 ;
马俊英 ;
杨贵生 ;
任连生 ;
郭亚东 ;
张鸿翔 .
中国中药杂志, 1990, (10) :49-5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