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西盆地喜马拉雅运动特征与油气成藏

被引:9
作者
周晓峰
赵应成
张亚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2] 中国石油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西北分院
关键词
酒西盆地; 喜马拉雅运动; 天然地震; 油气成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酒西盆地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天然地震活跃,喜马拉雅运动在盆地的活动可划分出11个阶段,其构造挤压强度依次由弱变强,在上新世中期达到高峰,是该区构造的主要变形期和定格期,也是该区油气成藏的主要时期。盆地的构造变形从渐新世开始发育,沉积中心不断北移,各构造带的发育时间从南往北依次由早变晚,控制了该区断层相关褶皱、构造圈闭及其油气藏的带状分布规律。天然地震对油气的运聚成藏有重要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93 / 39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喜马拉雅运动与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成藏 [J].
况军 ;
贾希玉 .
新疆石油地质, 2005, (02) :129-133
[2]   晚白垩世以来沿阿尔金断裂带的阶段性走滑隆升 [J].
任收麦 ;
葛肖虹 ;
刘永江 ;
常丽华 ;
吴光大 ;
袁四化 .
地质通报, 2004, (Z2) :926-932
[3]   燕山、喜马拉雅构造运动在准噶尔盆地油气运聚中的作用 [J].
赵白 .
新疆石油地质, 2004, (05) :468-470
[4]   酒泉盆地窟窿山地区撕裂断层与油气成藏研究 [J].
肖文华 ;
由成才 ;
谭修中 ;
任晓红 ;
杨红梅 .
新疆石油地质, 2004, (03) :283-285
[5]   库车前陆盆地喜马拉雅运动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J].
曾联波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2) :175-179
[6]   中国中西部前陆冲断褶皱带油气地质条件及勘探建议 [J].
郑和荣 ;
李铁军 ;
蔡立国 ;
龙胜祥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2) :156-161
[7]   北祁连地区新构造运动与成矿作用 [J].
张小军 ;
陶明信 ;
董新 ;
魏晓辉 .
西北地质, 2003, (04) :8-15
[8]   晚新生代青藏高原北缘构造变形和剥蚀变化及其与山脉隆升关系 [J].
马钦忠 ;
李吉均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3, (01) :27-34
[9]   中国中西部两期前陆盆地的形成及其控气作用 [J].
贾承造 ;
魏国齐 ;
李本亮 ;
肖安成 ;
冉启贵 .
石油学报, 2003, (02) :13-17
[10]   试论天然地震与油气成藏和开发的关系 [J].
李大伟 .
新疆石油地质, 2003, (01) :19-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