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达氏试验在诊断伤寒及副伤寒中的意义

被引:13
作者
王亦文
张桂莲
李伟
机构
[1] 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儿内科
[2] 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儿内科 浙江
[3] 浙江
关键词
伤寒; 甲型副伤寒; 肥达氏试验; 血培养; 阳性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6.3 [伤寒、副伤寒及其他沙门氏菌病];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 :探讨肥达氏试验在诊断伤寒及副伤寒中的意义。方法 :对经血培养确诊为伤寒和甲型副伤寒 13 0例病例 ,分成人和儿童组 ,在病程的不同阶段作肥达氏试验 ,了解伤寒和副伤寒病人肥达氏试验的阳性率。结果 :伤寒组肥达氏试验阳性率为 80 %~ 86% ,甲型副伤寒组阳性率为 3 2 %~ 3 8% ;伤寒组阳性率与文献报道相符 ,而甲型副伤寒组肥达氏反应阳性率明显低于文献报道 ,成人组和儿童组成二者的肥达氏反应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临床上在诊断伤寒和副伤寒时不能依赖肥达氏试验 ,对疑似病人在早期做血培养 ,有利于早期确诊。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5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实用传染病学.[M].李梦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2]   关于甲型副伤寒患者肥达氏试验中的几个问题 [J].
王玉寅 ;
陈宏煜 ;
赵琴 .
实用预防医学, 2001, (03) :238-238
[3]   120例伤寒肥达氏反应结果分析 [J].
冯秀美 ;
金法祥 .
浙江预防医学, 2000, (12) :51-51
[4]   聚合酶链反应、肥达氏反应及细菌培养对伤寒诊断的对照观察 [J].
袁增权 ;
汪永华 ;
夏中荣 ;
李金泉 .
临床儿科杂志, 2000, (06) :374-374
[5]   伤寒实验检测三种方法的比较 [J].
金法祥 ;
杨晓林 .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 (21) :2126-2127
[6]   散发伤寒临床特征与实验诊断分析 [J].
覃芳珍 ;
罗光荣 .
湖北预防医学杂志, 1999, (05)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