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能源消费变动——基于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172
作者
吴巧生
成金华
王华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3] 中国地质大学 湖北武汉
[4] 湖北武汉
关键词
工业化; 协整分析; 能源消费;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05.04.004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对比分析了美国与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用非农产业就业比重测定的中国工业化水平与能源密度的协整关系表明,中国工业化水平提高1%,能源密度下降0.33%,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从长期来看是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中国人均能源消费可能会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而提高,这与中国较低的人文发展水平相关,但随着工业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会促进能源密度的下降,从而以较低的能源消费实现较快的经济增长。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J].
史丹 ;
张金隆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3, (08) :30-32
[2]   人文发展分析的概念构架与经验数据——以对碳排放空间的需求为例 [J].
潘家华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6) :15-25+204
[3]   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能源利用效率的改进 [J].
史丹 .
经济研究, 2002, (09) :49-56+94
[4]  
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赵媛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