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瞬间和特征化事实——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及其新内涵

被引:20
作者
蔡昉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中国特色城市化; 生产要素积累; 生产要素重新配置; 经济增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文章选取最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历史瞬间(事件),分别从劳动力从低生产率农业及农村产业中"退出"(exit),在农业和非农产业之间、城乡之间、地域之间的"流动"(mobility),以及在居住、就业、社会身份等方面"进入"(entry)城市及其部门和社会三个角度,叙述了同时作为改革过程和发展过程的中国特色城市化。文章指出,中国以城市化为代表的改革和发展经验,可以回答下列问题并且解决一般的发展问题:第一,通过改革解决生产要素积累的激励问题和生产要素重新配置机制问题,把必要条件转化为实际经济增长;第二,立足于劳动力重新配置从而促进更加充分就业,把改革、开放、发展和分享融为一体,由此获得全社会对改革的共识,使之得以持续推进;第三,随着发展阶段变化,不断调整改革的重点,以保持和挖掘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9 / 23+4 +4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经济改革效应分析——劳动力重新配置的视角 [J].
蔡昉 .
经济研究, 2017, 52 (07) :4-17
[2]   城乡收入差距与制度变革的临界点 [J].
蔡昉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5) :16-25+205
[3]  
邓小平文选[M]. 人民出版社 , 邓小平 著, 1993
[4]   The Great Exodus How agricultural surplus laborers have been transferred and reallocated in China's reform period? [J].
Cai, Fang .
CHINA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VIEW, 2018, 10 (01) :3-15
[5]  
Gold into Base Metals: 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uring the Reform Period[J] . Alwyn Young.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 2003 (6)
[6]  
Hitting Chinas Wall .2 Paul Krugman. New York Times .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