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红松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估算

被引:15
作者
王淼 [1 ]
关德新 [1 ]
王跃思 [2 ]
郝占庆 [1 ]
刘亚琴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3] 辽东学院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碳平衡; 涡度相关; 初级生产力; 净第一生产力; 净生态系统碳交换; 红松针阔叶混交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利用LI-6400CO2分析系统测定了长白山红松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乔木和灌木树干和枝条的呼吸、植物叶片光合与呼吸.同步监测森林小气候气象因子,建立土壤、树干、叶片与气象因子间的模型.根据红松针阔叶混交林植被群落特性,估算红松针阔叶混交林森林生态系统不同组分CO2通量.利用涡度相关技术监测红松针阔叶混交林净生态系统交换量.探讨温度、光合有效辐射对森林生态系统CO2通量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在当年的气候条件下,该森林净生态系统交换量主要受土壤呼吸和叶片光合的影响.红松针阔叶混交林净生态系统交换量全年变化范围在-4.67~13.80μmol·m-2·s-1.该森林生态系统CO2通量在冬季和夏季里平均分别为-2.0和3.9μmol·m-2·s-1(24 h平均值).乔木、灌木和草本的初级生产力分别占阔叶红松林总初级生产力的89.7%,3.5%,6.8%.土壤呼吸是森林生态系统中最主要的CO2排放源,约占红松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CO2排放的69.7%,植物叶片和枝干分别占15.2%和15.1%.在生长季和非生长季中红松针阔叶混交林净生态系统交换量分别占全年CO2通量的56.8%和43.2%.自养呼吸占总初级生产力的比值(Ra:GPP)为0.52(NPP:GPP=0.48).森林生态系统地下当年碳积累量占总初级生产力的52%.土壤呼吸占总初级生产力的60%.红松针阔叶混交林NPP为769.3 gC·m-2·a-1.该森林净生态系统交换量(NEE)为229.51 gC·m-2·a-1.涡度相关技术获得的该森林生态系统NEE低于箱式法获得的19.8%.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8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长白山地区红松树干呼吸的研究 [J].
王淼 ;
姬兰柱 ;
李秋荣 ;
肖冬梅 ;
刘海良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1) :7-13
[2]  
气象条件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CO2通量的影响[J]. 关德新,吴家兵,于贵瑞,赵晓松,韩士杰,金昌杰.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S2)
[3]   影响阔叶红松林土壤CO2排放的主要因素 [J].
王淼 ;
韩士杰 ;
王跃思 .
生态学杂志, 2004, (05) :24-29
[4]   中国东北样带碳循环研究进展 [J].
周广胜 ;
王玉辉 ;
许振柱 ;
周莉 ;
蒋延玲 .
自然科学进展, 2003, (09) :23-28
[5]   Effects of soil temperature and soil water content on soil respiration in three forest types in Changbai Mountain [J].
Wang Miao ;
Li Qiu-rong ;
Xiao Dong-mei ;
Dong Bai-li .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04, 15 (2) :113-118
[6]  
Correction Of Eddy-Covariance Measurements Incorporating Both Advective Effects And Density Fluxes[J] . Kyaw Tha Paw U,Dennis D. Baldocchi,Tilden P. Meyers,Kell B. Wilson.Boundary-Layer Meteorology . 2000 (3)
[7]  
An improved dynamic chamber technique for measuring CO2 efflux from the surface of soil. Fang C,Moncrieff J B. Functional Ecology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