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土粒度的双峰分布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234
作者
孙东怀
鹿化煜
David Rea
孙有斌
吴胜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西安
[2] Department of Geolog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关键词
黄土; 粒度分布; 冬季风; 西风带;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0.03.001
中图分类号
P642.13 [特殊土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国黄土的粒度分布由分布峰度较高、分选较好的粗粒组分和分布峰度较低、分选较差的细粒组分叠加组成 ;前者代表了冬季风盛行季节近距离低空搬运的粉尘物质 ,其粒度指示了东亚冬季风所主导的近地面气流的强度 ,它在全样中的含量可能反映了冬季风粉尘的沉积通量 ;细粒组分可能主要为常态存在的、由高空气流搬运的远源粉尘 ,代表了黄土高原原始粉尘的本底 ,它的粒度特征与北太平洋西风带粉尘基本一致 ,可能指示了主要由西风带控制的高空气流的强度。黄土的粒度分布函数可用代表这两个组分分布的两个WEIBULL函数的和函数表示。用实测粒度分布数据对分布函数进行拟合可计算出该分布函数的各参数 ,同时可获得黄土粒度的两个组分各自的分布函数及两个组分在总样中所占的百分比
引用
收藏
页码:327 / 33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黄土高原红粘土与黄土古土壤粒度特征对比——红粘土风成成因的新证据
    鹿化煜
    安芷生
    [J]. 沉积学报, 1999, (02) : 61 - 67
  • [2] 2.6Ma前后大气环流重构的黄土-红粘土沉积证据
    丁仲礼
    杨石岭
    孙继敏
    刘东生
    [J]. 第四纪研究, 1999, (03) : 277 - 281
  • [3] 晚第四纪风尘物质成分的变化及其环境意义
    郭正堂
    魏兰英
    吕厚远
    吴乃琴
    姜文英
    刘东生
    [J]. 第四纪研究, 1999, (01) : 41 - 48
  • [4] 黄土高原黄土粒度组成的古气候意义
    鹿化煜
    安芷生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3) : 278 - 283
  • [5] 灵台黄土-红粘土序列的磁性地层及粒度记录
    丁仲礼
    孙继敏
    杨石岭
    熊尚发
    顾兆炎
    刘东生
    朱日祥
    郭斌
    岳乐平
    [J]. 第四纪研究, 1998, (01) : 86 - 94
  • [6] 前处理方法对黄土沉积物粒度测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鹿化煜
    安芷生
    不详
    [J]. 科学通报 , 1997, (23) : 2535 - 2538
  • [7] Weibull分布参数估计方法及其应用
    张秀芝
    [J]. 气象学报, 1996, (01) : 108 - 116
  • [8] 最近130ka中国的古季风——Ⅰ.古季风记录
    安芷生
    吴锡浩
    汪品先
    王苏民
    董光荣
    孙湘君
    张德二
    卢演俦
    郑绍华
    赵松龄
    [J].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1, (10) : 1076 - 1081
  • [9] 黄土高原气候[M]. 气象出版社 , 钱林清主编, 1991
  • [10] 东亚季风[M]. 气象出版社 , 陈隆勋等著,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