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县反贫困综合绩效模糊评价——以10个国家扶贫重点县为例

被引:49
作者
庄天慧
张海霞
余崇媛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少数民族; 贫困县; 反贫困; 综合绩效; 模糊评价;
D O I
10.15884/j.cnki.issn.1007-0672.2012.03.013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实施结束的背景下,从温饱水平、生产生活条件、生态环境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构建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四川、云南、贵州三省的10个少数民族国家级扶贫重点县进行了实证评价。结果显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综合绩效整体较好,但差距较大;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内部,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形势尤其严峻;在反贫困综合成效方面,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成效较好,温饱水平和发展能力成效较差。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3+98 +9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新阶段西南民族地区农户扶贫需求实证研究——基于1739户农户的调查 [J].
庄天慧 ;
刘洪秀 ;
张海霞 .
农业经济问题, 2011, 32 (10) :83-88+109
[2]   少数民族地区村级发展环境对贫困人口返贫的影响分析——基于四川、贵州、重庆少数民族地区67个村的调查 [J].
庄天慧 ;
张海霞 ;
傅新红 .
农业技术经济, 2011, (02) :41-49
[3]   民族地区综合扶贫绩效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 [J].
游新彩 ;
田晋 .
科学·经济·社会, 2009, 27 (03) :7-13
[4]   基于熵权的农民工对流出地影响的模糊综合评价——以四川省为例 [J].
刘艺梅 ;
杨锦秀 ;
杨启智 ;
傅新红 .
农业技术经济, 2008, (04) :26-33
[5]   易地开发性移民扶贫及其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J].
孔令强 .
学术交流, 2006, (07) :75-77
[6]   论农村贫困测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J].
王荣党 .
经济问题探索, 2006, (03) :82-86
[7]   中国农村反贫困指标评价新体系的构造 [J].
王碧玉 ;
庞柏林 .
商业研究, 2005, (24) :183-185
[8]   阿玛蒂亚·森与他的主要经济学贡献 [J].
李实 .
改革, 1999, (01) :101-109
[9]   建立和运用脱贫指标体系的探究 [J].
刘玉森,李玉芬 .
新疆农垦经济, 1995, (02) :25-28+11
[10]   农村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和2000年的发展目标 [J].
朱庆芳 .
农业经济问题, 1991, (10) :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