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量水平玉米杂交种生育后期光合效率比较分析

被引:51
作者
李潮海
刘奎
机构
[1]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玉米; 叶绿素荧光; 光化学效率; 光合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田条件下 ,玉米的光合速率 (Pn)受光子流密度 (PFD)的影响要大于受二氧化碳浓度 (Ca)的影响 ,并且对PFD和 Ca的响应也存在着差异。最大光化学效率 (Fv/ Fm )、实际光化学效率 (Φ PS )、光合速率 (Pn)、非光化学猝灭(NPQ)和光化学猝灭系数 (q P)存在着明显的日变化。其中 Fv/ Fm、Φ PS 、 q P呈倒抛物线型日变化 ,在中午强光下降低到一天中的最低值 ,且乳熟期大于蜡熟期 ;Pn、 NPQ则呈抛物线型日变化 ,在中午时分达到一天中的峰值 ,NPQ蜡熟期大于乳熟期。不同产量水平玉米杂交种的 Fv/ Fm、Φ PS 、 q P、 Pn、 NPQ变化也存在着明显差异 ,产量水平高的杂交种 YY2 3具有较高的 Fv/ Fm、Φ PS 、 q P、 Pn 和较低的 NPQ,产量水平低的杂交种 YY5具有较低的 Fv/ Fm、Φ PS 、 q P、 Pn 和较高的 NPQ,这些差异在日变化中以中午时分尤为明显 ,且蜡熟期的差异大于乳熟期的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379 / 38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我国常用玉米自交系光合特性的聚类分析
    赵明
    王树安
    王美云
    李少昆
    [J]. 作物学报, 1999, (06) : 733 - 741
  • [2] 光合作用的光抑制与光合器官的活性氧代谢
    徐志防
    罗广华
    王爱国
    陈贻竹
    [J].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9, (04) : 325 - 332
  • [3] 旅游和工业化对亚热带森林地区大气环境质量及两种木本植物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彭长连
    林植芳
    林桂珠
    孔国辉
    刘鸿先
    [J]. 植物学报, 1998, (03) : 87 - 93
  • [4] 玉米(Zea mays L.)杂交种(中单14)及其亲本部分光合特性的研究——Ⅰ.杂交种和亲本自交系叶片荧光特性和光合强度比较
    赵琦
    唐崇钦
    匡廷云
    [J]. 作物学报, 1996, (05) : 560 - 564
  • [5] 夏玉米的高产生育模式及其控制技术
    陈国平
    尉德铭
    刘志文
    赵仕孝
    杨洪友
    [J]. 中国农业科学, 1986, (01) : 33 - 40
  • [6] Xanthophyll cycle and light stress in nature: uniform response to excess direct sunlight among higher plant species[J] . Barbara Demmig-Adams,William W. Adams.Planta . 1996 (3)
  • [7] THE USE OF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NOMENCLATURE IN PLANT STRESS PHYSIOLOGY
    VANKOOTEN, O
    SNEL, JFH
    [J]. PHOTOSYNTHESIS RESEARCH, 1990, 25 (03) : 147 - 150
  • [8] Continuous recording of photochemical and non-photochemical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quenching with a new type of modulation fluorometer[J] . U. Schreiber,U. Schliwa,W. Bilger.Photosynthesis Research . 198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