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全球地面气温的初步研究(三)——我国东北冷、暖夏年全球温度场的分布

被引:17
作者
章名立
符淙斌
王铭如
彭小峡
郭家林
董洪年
于通江
张碧月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2] 黑龙江省气象局
[3] 吉林省气象局
[4] 辽宁省气象局
关键词
温度距平; 初步研究; 东北; 温度变率; 距平值; 北半球; 低温年; 地面气温; 中高纬度; 冷夏年; 温度场; 温度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分析我国东北地区夏季温度与全球温度场的关系。夏季东北地区出现异常的低温或高温现象不是局地的和暂时的现象,它是全球气候异常的反映。全球温度的分布在东北为冷夏或暖夏时有很大的差别。冷夏时中高纬度偏冷、温度经向差异大,低纬度偏暖。暖夏时中高纬度略偏暖,温度纬向差异大,低纬度偏冷。用统计方法分析了全球若干地区与东北地区温度场的相关,并分析了东北冷、暖夏年温度场的演变。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七十年代全球地面气温的初步研究(二)——七十年代全球地面气温的变率和主要变率中心影响的传播 [J].
符淙斌 ;
章名立 ;
彭小侠 ;
王铭如 ;
郭家林 ;
董洪年 ;
于通江 .
大气科学, 1982, (04) :405-412
[2]   我国夏季东北地区低温与全球气温的特征 [J].
章名立 ;
符宗斌 ;
曾昭美 ;
彭小峡 ;
郭家林 ;
董洪年 ;
于通江 .
科学通报, 1980, (19) :893-895
[3]   东北低温冷害和粮食产量 [J].
丁士晟 .
气象, 1980, (05)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