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草型湖区底质对遥感反射比的贡献

被引:7
作者
马荣华 [1 ]
段洪涛 [1 ]
张寿选 [1 ]
潘德炉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草型底质; 遥感反射比; 太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79 [遥感技术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81102 ; 0816 ; 081602 ; 083002 ; 1404 ;
摘要
水体的光谱特性主要表现为体散射而非表面反射,光学浅水中,光穿透水体而到达水底,离水辐射包含水体自身的贡献以及底质反射并透过水体到达水面的贡献。2004年10月试验获取了太湖67个样点的遥感反射比、后向散射以及吸收等表观光学量和固有光学量,同时测量了叶绿素、悬浮物和DOC含量,以及其他相关参数,如透明度、水深;以草泥均匀分布的水平朗伯性湖底、均质水体为假设条件,使用LEE模型,计算了太湖草型湖区底质对恰在水面下遥感反射比的贡献,同时计算了漫垂直衰减系数;分析了漫垂直衰减系数与透明度、悬浮颗粒以及与无机悬浮颗粒的关系,同时分析了漫垂直衰减系数与底质贡献的关系,从而为太湖水质参数遥感反演精度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有了定量判断底质贡献的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483 / 48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太湖水体的后向散射概率 [J].
马荣华 ;
宋庆君 ;
李国砚 ;
潘德炉 .
湖泊科学, 2008, (03) :375-379
[2]   太湖水体光学衰减系数的特征及参数化附视频 [J].
张运林 ;
秦伯强 ;
陈伟民 ;
杨顶田 .
海洋与湖沼, 2004, (03) :209-213
[3]   水体光谱测量与分析Ⅰ:水面以上测量法 [J].
唐军武 ;
田国良 ;
汪小勇 ;
王晓梅 ;
宋庆君 .
遥感学报, 2004, (01) :37-44
[4]   水色遥感理论模型探讨 [J].
程声通 ;
况昶 ;
王建平 ;
王志石 ;
邓育华 .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8) :1027-1031
[5]   基于海面-遥感器光谱反射率斜率传递现象的悬浮泥沙遥感算法 [J].
李炎 ;
李京 .
科学通报, 1999, (17) :1892-1897
[6]  
太湖水环境演化过程与机理[M]. 科学出版社 , 秦伯强等编著, 2004
[7]  
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赵英时等编著, 2003
[8]  
Absorption and scattering properties of water body in Taihu Lake, China: absorption[J] . R. Ma,J. Tang,J. Dai,Y. Zhang,Q. So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 2006 (19)
[9]  
A spectral analysis of bottom-induced variation in the colour of Sand Hills lakes, Nebraska, USA[J] . M. A. Lodhi,D. C. Rundquist.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mote Sensing . 2001 (9)
[10]  
Volume scattering functions for selected ocean waters. Petzold T J. Scripps Institution of Oceanography, I.a Jolla, Calif, Rep . 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