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子草假隔链格孢菌除草活性产物研究初报

被引:13
作者
向梅梅
黄品淦
江志海
欧雪莲
王莲花
机构
[1]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植物保护系
[2] 仲恺农业技术学院植物保护系 广东广州
[3] 广东广州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莲子草假隔链格孢; 毒素; 空心莲子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51.1 [杂草防治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莲子草假隔链格孢 (Nimbyaalternantherae)可产生两类不同类型的致病毒素 (毒素A和毒素B) ,毒素A引致空心莲子草叶片水渍状死亡 ,毒素B引致局部坏死斑。病原菌在不同培养基中产生不同类型的毒素 ,在改良Fries基本培养基 3号中只产生毒素A ,在改良Czapek培养基和Richard培养基中只产生毒素B ,而在PS ,PD和改良Fries3号基本培养基中两类毒素均产生。 2 5~ 4 0℃ ,振荡 (12 0r/min)及pH 7~ 8较利于毒素A的产生。毒素A为一种分子质量在 10 0 0 0u以下的弱极性物质 ,具热不稳定性 ,煮沸 10min即失活
引用
收藏
页码:352 / 35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链格孢菌的产毒培养条件及其毒素的致病范围 [J].
万佐玺 ;
强胜 ;
徐尚成 ;
沈振国 ;
董云发 .
中国生物防治, 2001, (01) :10-15
[2]   空心莲子草叶斑病菌研究初报 [J].
向梅梅 ;
刘任 ;
曾永三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8, (S1) :12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