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土地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定量评价

被引:22
作者
邓楚雄 [1 ]
谢炳庚 [2 ]
吴永兴 [1 ]
张海燕 [1 ]
张鸿辉 [3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3] 中南大学信息物理工程学院
关键词
城市土地利用系统; 城市经济系统; 协调发展; 评价; 长沙市;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08.04.010
中图分类号
F293.2 [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摘要
文章采用主成分分析和模糊数学相结合的方法,根据两系统35个具体指标值,分别计算出长沙市区1996—2005年间土地利用系统和经济发展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数和两系统间的协调度指数,定量分析了10年间长沙市区土地利用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程度,判断了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系统间的演进模式。结果表明:两系统协调程度不高、质量欠佳,协调度指数总体趋势下降;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系统演进模式由经济发展滞后土地利用模式转变为土地利用滞后经济发展模式。为探索结果产生的原因,运用信息熵和均衡度等相关的数学模型与方法,进一步分析了长沙市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677 / 68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不确定性定量评价——以长沙市为例 [J].
熊鹰 ;
曾光明 ;
董力三 ;
焦胜 ;
陈桂秋 .
地理学报, 2007, (04) :397-406
[2]   长沙市区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 [J].
林目轩 ;
师迎春 ;
陈秧分 ;
余德清 ;
何琼峰 ;
王良健 .
地理研究, 2007, (02) :265-274+426
[3]   近十年长沙市区建设用地扩张的理性思考 [J].
王良健 ;
陈秧分 ;
林目轩 ;
何琼峰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7, (01) :50-54
[4]   协调度模型在城市土地利用潜力评价中的应用 [J].
欧雄 ;
冯长春 ;
沈青云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7, (01) :42-45
[5]   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效益评价 [J].
强真 ;
杜舰 ;
吴尚昆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 (01) :92-95
[6]   长沙城市土地扩张特征及影响因素 [J].
周国华 ;
贺艳华 .
地理学报, 2006, (11) :1171-1180
[7]   大城市内部建设用地扩张差异及其原因——以长沙市区为例 [J].
林目轩 ;
陈秧分 ;
师迎春 ;
蒋俊毅 ;
王良健 .
经济地理, 2006, (05) :836-841+845
[8]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以武汉市为例 [J].
佟香宁 ;
杨钢桥 ;
李美艳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4) :53-57
[9]   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J].
邵晓梅 ;
刘庆 ;
张衍毓 .
地理科学进展, 2006, (02) :85-95
[10]   广州市建设用地问题与对策 [J].
杨秀琴 ;
阮伟致 ;
江华 .
经济地理, 2006, (01) :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