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梁素海及其周边地区水源补给关系同位素研究

被引:14
作者
陈建生 [1 ]
张志伟 [2 ]
刘震 [1 ]
季弼宸 [1 ]
机构
[1] 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关键词
地下水; 补给源; 同位素分析; TDS分析; 乌梁素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野外采集乌梁素海及其周边区域的水样和土壤样品,测定样品的δD、δ18O和ρ(TDS),并以采自南京燕子矶的黄土为样本进行室内降水入渗试验,测试每个土壤样品的含水率和ρ(TDS)。根据试验结果,对乌梁素海以北的色尔腾山地区的降水入渗情况进行分析,对乌梁素海湖水补给来源进行同位素分析,对乌梁素海湖泊周围地下水进行TDS分析。结果表明,乌梁素海以北的色尔腾山地区的大气降水在入渗的过程中大量蒸发,无法有效入渗补给地下水,降水并不是当地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而比当地降水中的氘氧同位素值更负的稳定外部补给源是当地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泉水、井水的δD和δ18O值比当地降水明显贫化,也表明大气降水并非是地下水的补给源;地下水是乌梁素海的主要补给源,河套灌区排水渠中的水的主要来源是深循环地下水,狼山—日喀则隐伏断裂带中可能存在渗漏通道,西藏内流区的渗漏水通过该通道补给到了内蒙古高原。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深循环地下水维系黄土高原风尘颗粒连续沉积 [J].
陈建生 ;
刘震 ;
刘晓艳 .
地质学报, 2013, 87 (02) :278-287
[2]   北方干旱区地下水补给源问题讨论 [J].
陈建生 ;
王庆庆 .
水资源保护, 2012, 28 (03) :1-8+50
[3]   内蒙古狼山-色尔腾山的剥蚀面序列和景观发育的控制因素 [J].
程绍平 ;
李传友 ;
杨桂枝 ;
任德风 .
第四纪研究, 2006, (01) :99-107
[4]   黄河水质地球化学 [J].
陈静生 ;
王飞越 ;
何大伟 .
地学前缘, 2006, (01) :58-73
[5]   乌梁素海保护的生态需水量评估 [J].
王效科 ;
赵同谦 ;
欧阳志云 ;
范秀英 .
生态学报, 2004, (10) :2124-2129
[6]   狼山—武威—共和断裂带和地热分布 [J].
李百祥 .
甘肃地质学报, 2002, (01) :83-88
[7]   论西北干旱气候的若干问题 [J].
张强 ;
胡隐樵 ;
曹晓彦 ;
刘卫民 .
中国沙漠, 2000, (04) :13-18
[8]   内蒙河套平原盐碱地水盐运动研究 [J].
杨光滢 .
林业科学, 1999, (04) :108-111
[9]   论中国大陆基底构造 [J].
袁学诚 .
地球物理学报, 1995, (04) :448-459
[10]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新忽热水源地地下水数值模拟及其开发模式研究[D]. 赵宝峰.西北大学.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