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渍土系统土壤水-地下水转化规律研究

被引:5
作者
罗金明 [1 ]
邓伟 [2 ]
张晓平 [1 ]
杨帆 [1 ]
李秀军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苏打盐渍土; 水分迁移; 系统模拟;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7.06.041
中图分类号
S156.4 [盐碱土改良];
学科分类号
0910 ;
摘要
通过野外定位观测和室内分析,探讨了苏打盐渍土微域特征(32m长的横截面)及其水分和地下水之间的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特征以及微地貌格局是制约土壤表层水分迁移的主要因素,并由此形成了大汽降水-土壤水-地下水转化的特殊模式。盐化草甸土分布在相对低洼的部位,苏打碱土分布在微坡地和高平地。苏打碱土质地为粉砂质亚粘土-粘土-粉砂-砂砾垂直结构,盐化草甸土以粉砂和砂砾结构为主。地表径流为水分迁移的关键环节,盐化草甸土成为地表水和地下水转化的通道。承接微坡地和高平地的径流,盐化草甸土在雨季含水率较多(甚至大到饱和)且迅速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位逐渐上升。坡地土壤(苏打盐渍土)整个土层的含水率变化不显著。运用Vensim对盐渍土系统的土壤水-地下水的转化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与观测数据基本一致。在现代盐渍化过程研究中,以坡面系统为研究单元并考虑坡面径流,才能认识到盐渍化地区土壤水-地下水之间转化的实质。
引用
收藏
页码:1742 / 17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