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旅游形象的塑造和营销——以安康市人文旅游资源优化为例

被引:4
作者
崔晓明 [1 ,2 ]
周超 [2 ]
机构
[1] 安康学院
[2] 怀卡托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开发; 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 旅游营销; 陕西安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研究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的概念、特征和营销模式对旅游目的地规划、开发,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陕西省安康市旅游发展为例,从创新开发旅游资源次优区人文旅游资源和文化旅游产业集群,进行旅游形象塑造和整合营销传播(IMC)的角度,探讨了人文旅游资源次优区旅游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城市文化产业区位因素及地域组织研究.[D].王伟年.东北师范大学.2007, 05
[2]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提升研究.[D].王晞.华东师范大学.2006, 10
[3]  
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吴必虎著;.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4]  
旅游资源与开发.[M].甘枝茂;马耀峰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
[5]   安康旅游形象塑造和旅游营销策略研究 [J].
崔晓明 ;
Chris Ryan .
安康学院学报, 2008, 20 (06) :20-22+26
[6]   旅游资源非优大城市旅游业空间拓展战略研究——以安徽省合肥市为例 [J].
李东和 ;
赵玉宗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07) :43-49
[7]   安康旅游形象定位研究 [J].
崔晓明 ;
张红 .
安康学院学报, 2007, (01) :22-26
[8]   城郊型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探讨 [J].
罗艳菊 ;
黄宇 ;
田定湘 .
江苏商论, 2006, (04) :91-92
[9]   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若干理论研究 [J].
罗艳菊 ;
黄宇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5, (05) :126-130
[10]   安康旅游业的区位开发与区域联合开发 [J].
孙根年 ;
季红 ;
不详 .
商业研究 , 2005, (18) :1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