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锥等8个阔叶树种抗旱生理指标比较及光合作用特征

被引:24
作者
王明怀
陈建新
机构
[1]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2]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广州
[3] 广州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木荷; 红锥; 水分胁迫; 光合作用; 抗旱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43 [树木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红锥等8个树种苗木水分胁迫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后各树种叶片相对含水量(RWC)都下降,下降变幅为2.39%~25.90%。对照组树种间根茎比(RSR)、叶面积比率(LAR)差异较大,变幅分别为0.33~0.83g/g、18.07~51.22cm2/g;净光合速率(Pn)差异显著。水分胁迫处理前各树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gs)日变化曲线相似,有两峰值,各树种都有午休现象;水分严重胁迫后,各树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明显下降。根据抗旱的生长适应和生理适应机理,利用综合指数(Pi)法并结合水分胁迫后各树种表型特征评价各树种抗旱能力,大小为:任豆、木荷、红荷木>乐昌含笑、翻白叶树、火力楠>木麻黄、红锥。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植被恢复树种在不同实验光环境下叶片气体交换的生态适应特点 [J].
赵平 ;
曾小平 ;
彭少麟 .
生态学杂志, 2003, (03) :1-8
[2]   常绿阔叶林演替系列中木荷和栲树呼吸作用特性的比较 [J].
丁圣彦 .
生态学报, 2001, (01) :61-67
[3]   海岸带风口沙地提高木麻黄造林效果的研究 [J].
张水松 ;
林武星 ;
叶功富 ;
徐俊森 ;
谭芳林 .
林业科学, 2000, (06) :39-46
[4]   木麻黄抗旱生理生化部分特性的研究 [J].
陈洪 .
福建农业学报, 2000, (01) :48-54
[5]   水分胁迫对三种木麻黄小枝活性氧伤害的研究 [J].
叶冰莹 ;
陈由强 ;
朱锦懋 ;
王丽雅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1) :76-79
[6]   海南红豆(Ormosia pinnata)夏季叶片气体交换、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日变化 [J].
赵平 ;
曾小平 ;
彭少麟 ;
孙谷畴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0, (01) :35-42
[7]   桉树的抗旱性研究进展 [J].
李春阳 ;
KariTuomela .
世界林业研究, 1998, (03) :23-28
[8]   干热河谷和干旱山地人工混播造林试验 [J].
武国华,蒋昭龙,刘宏屏,毋亚梅,谭继红 .
云南林业科技, 1996, (04) :33-40
[9]   任豆林的生物量和光能利用率 [J].
张祝平,何道泉,敖惠修 .
植物生态学报, 1996, (06) :502-509
[10]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植物生理教研组主编, 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