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储层储集性能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11
作者
陈平中 [1 ,2 ]
薄冬梅 [1 ]
赵永军 [3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 油气钻采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3]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煤层气; 储集性能; 孔隙度; 基质孔隙; 割理孔隙;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煤层气主要以吸附状态存在于煤层中,而其吸附量取决于煤层的储集物性,因此研究煤层储集性能的主控因素对于煤层气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将煤层孔隙分为基质孔隙和割理孔隙,并分析了煤层孔隙的构成特征。从煤的物质组成和演化程度方面分析了基质孔隙发育的影响因素,认为煤层基质孔隙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显微组分、灰分含量、变质程度等;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镜质组含量、壳质组含量、惰质组含量、灰分含量、镜质体反射率等5个参数对煤层储集性能的影响。研究认为镜质体反射率(变质程度)和惰质组含量是影响煤储层储集性能的主控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6+21+5 +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煤型气地质综合研究思路与方法.[M].时华星等编著;.地质出版社.2004,
[2]  
多相介质煤层气储层渗透率预测理论与方法.[M].傅雪海;秦勇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3]  
华北地区煤系烃源层油气生成·运移·评价.[M].秦建中等著;.科学出版社.2000,
[4]  
煤层甲烷储层评价及生产技术.[M].[美]I.D.Palmer等著;秦勇;曾勇编译;.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6,
[5]  
中国非常规油气地质.[M].关德师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6]   煤层灰分对其储集性能的影响 [J].
金振奎 ;
王春生 .
天然气工业, 2005, (01) :55-56+210
[7]   沁水盆地煤储层孔隙差异发育主控因素 [J].
张尚虎 ;
汤达祯 ;
王明寿 .
天然气工业, 2005, (01) :37-40+207
[8]   煤基质收缩对渗透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J].
傅雪海 ;
李大华 ;
秦勇 ;
姜波 ;
王文峰 ;
李贵中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2, (02) :22-24+30
[9]   煤的显微构造及其储集性能 [J].
张慧 ;
王晓刚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8, (06) :34-37+75
[10]   煤储层的孔隙度、相对渗透率特征及其测定方法 [J].
侯瑞云 .
石油实验地质 , 1996, (03) :331-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