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太湖地区稻田主要种植方式氮磷径流损失及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9
作者
:
朱普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朱普平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常志州
郑建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郑建初
陈留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陈留根
机构
: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来源
:
江苏农业科学
|
2007年
/ 03期
基金
: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
稻田;
种植方式;
氮磷流失;
经济效益;
D O I
:
10.15889/j.issn.1002-1302.2007.03.080
中图分类号
:
X592 [农用化学物质、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
082803 ;
摘要
:
江苏太湖地区稻田5种主要种植方式全年N的地表径流损失为12.81~43.79 kg/hm2,平均为24.13kg/hm2,P2O5的地表径流损失为0.71~1.68 kg/hm2,平均为1.18 kg/hm2。N、P2O5径流损失均以“油菜—水稻”种植方式损失最大,分别为43.78 kg/hm2和1.68 kg/hm2。N、P2O5径流损失均以冬季旱作为主,分别占全年径流损失总量的84.97%和93.69%。经济效益以“小麦—水稻”种植方式最好,劳动生产率以“紫云英—水稻”种植方式最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16 / 218
页数:3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