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石漠化形成原因及植被恢复途径探讨

被引:20
作者
司彬 [1 ]
何丙辉 [1 ]
姚小华 [2 ]
任华东 [2 ]
机构
[1]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关键词
喀斯特; 石漠化; 植被恢复; 途径;
D O I
10.13836/j.jjau.2006087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喀斯特石漠化是在人的干预下,喀斯特地区植被和土壤退化导致的结果。通过回顾国内外喀斯特石漠化研究情况,在分析喀斯特植被退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基础上,提出喀斯特石漠化植被恢复应该选择合适的树种、合适的造林方式和治理模式,分阶段人为促进封山育林,转移剩余劳动力,用可持续理论引导当地居民逐渐改变古老的生产和生活习惯。
引用
收藏
页码:392 / 39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滇西北亚高山退化森林生态系统及其恢复途径——“近自然林业”理论及方法 [J].
张劲峰 ;
周鸿 ;
耿云芬 .
林业资源管理, 2005, (05) :33-37
[2]   喀斯特山地生态系统石漠化过程及其恢复研究综述 [J].
任海 .
热带地理, 2005, (03) :195-200
[3]   贵州乌江流域的水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利用 [J].
龙笛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5, (03) :19-24
[4]   广西平果县石漠化地区立地划分与生态恢复试验初报 [J].
吕仕洪 ;
陆树华 ;
李先琨 ;
蒋忠诚 ;
向悟生 ;
覃家科 ;
区智 .
中国岩溶, 2005, (03) :196-201
[5]   以农林复合为核心的林业科技示范与推广研究 [J].
徐联英 ;
杨丽明 .
贵州林业科技, 2005, (02) :1-7
[6]   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类型及程度评价 [J].
王德炉 ;
朱守谦 ;
黄宝龙 .
生态学报, 2005, (05) :1057-1063
[7]   喀斯特山区生态建设与金银花(黄褐毛忍冬)产业发展 [J].
陇光国 .
贵州农业科学, 2005, (02) :103-104
[8]   花江峡谷石漠化土地生态重建及其启示 [J].
李阳兵 ;
王世杰 ;
熊康宁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1) :141-145
[9]   喀斯特峰丛区复合农林系统优化与植被恢复试验 [J].
李先琨 ;
吕仕洪 ;
蒋忠诚 ;
何成新 ;
陆树华 ;
向悟生 ;
欧祖兰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1) :92-98
[10]   关于喀斯特石漠和石漠化概念的讨论 [J].
李阳兵 ;
王世杰 ;
容丽 .
中国沙漠, 2004, (06) :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