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水稻基因型对钾肥反应的差异及其根系生理基础

被引:12
作者
林咸永
孙羲
机构
[1] 浙江农业大学土化系,浙江农业大学土化系,
关键词
水稻基因型; 吸钾量; 根系ATP酶活性; 田间试验; 水培试验;
D O I
10.19336/j.cnki.trtb.1992.04.00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田间试验表明,在低钾和高钾条件下,三个水稻基因型的稻谷产量依次为协优46>汕优6号>秀水48.在各个钾水平下,三个基因型间产量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水培试验结果表明,在低钾和正常钾水平下,协优46的地上部和根部含钾量低于汕优6号和秀水48,但协优46的地上部、根部吸钾量及吸钾总量却高于汕优6号和秀水48.其相关的根系生理学特征为:协优46比其它两个基因型有较高的根系碳水化合物含量和ATP含量,且具较高的根系质膜ATP酶活性和根系活力.各基因型的吸钾总量与根系碳水化合物含量、根系ATP含量和质膜ATP酶活性呈极显著或显著的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59 / 16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中国化肥区划.[M].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编著;.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6,
[2]  
水稻生理实验手册.[M].(日)吉田昌一等著;北京市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资料情报组译;.科学出版社.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