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P波和S波的初动和振幅比计算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被引:102
作者
刘杰
郑斯华
康英
啜永清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2] 广东省地震局
[3] 山西省地震局 北京
[4] 北京
[5] 广东广州
[6] 山西太原
关键词
震源机制; 初动; 振幅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 [地震学];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应用Snoke最新发展的利用P波、SV波、SH波的初动和振幅比联合计算地震震源机制解的程序,使用一些省地震局数字台网得到的数字波形资料,尝试计算了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与原来仅用P波初动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可行的。该方法为数字地震资料在地震预测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用SH波和P波振幅比确定震源机制解 [J].
吴大铭 ;
王培德 ;
陈运泰 .
地震学报, 1989, (03) :275-281
[2]   利用区域地震台网、振幅比资料测定小震震源参数 [J].
梁尚鸿 ;
李幼铭 ;
束沛镒 ;
朱碚定 .
地球物理学报, 1984, (03) :249-257
[3]   唐山强震前后北京、天津周围地区应力的变化过程 [J].
华祥文 .
地震学报, 1980, (02) :130-146
[4]   京、津、唐、张地区地震应力场的方向特征 [J].
许忠淮 ;
刘玉芬 ;
张郢珍 .
地震学报, 1979, (02) :121-132
[5]  
测震学分析预报方法.[M].国家地震局预测预防司编;孙其政主编;.地震出版社.1997,
[6]  
地震力学.[M].[日]笠原太一 著;赵仲和 译.地震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