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章与陷阱:渐进转轨中的腐败

被引:3
作者
张威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腐败; 经济转轨; 渐进; 集体所有制; 市场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1 [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 D630.9 [监察、监督];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1204 ; 120401 ;
摘要
中国在1970年代后期开始推进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福利得到迅速的改善和提高,但腐败现象也比较严重;同时,市场化的推进并未能遏制住腐败的扩散,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反而面临着更为严重的腐败现象。通过分析中国的经济转轨过程,本文对此作出了解释。与其他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的经济体相比,中国经济发展所具有的特殊的制度安排既促成了经济的迅速成长,也引发了普遍的腐败问题。它们包括:经济决策的地方分权、双轨制市场化和集体所有的产权形式,这些要素既提高了官员推动经济增长的激励,也促使许多官员以腐败的形式分享经济增长的红利,而以“关系”为基础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央政治权威的稳定性有助于减少官员在抽租过程中对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另外,我们认为,市场化改革对腐败可能产生两方面效应,一方面,市场化通过培育新型的企业家阶层促使大量资源由市场配置,这有助于减少腐败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市场化进程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了经济中的租金总量,这成为诱发寻租行为的因素。最终的净效应取决于政府部门的改革。发生在中国的现象可以归结为政府改革的不彻底性。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4+110+124 +11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解除管制、分权与中国经济转轨 [J].
杨开忠 ;
陶然 ;
刘明兴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3) :4-17+205
[2]   行政垄断、寻租与腐败——转型经济的腐败机理分析 [J].
过勇 ;
胡鞍钢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3, (02) :61-69+129
[3]   转型时期乡村组织行为与乡镇企业发展 [J].
谭秋成 .
中国社会科学, 2003, (02) :72-83+205
[4]   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 [J].
樊纲 ;
王小鲁 ;
张立文 ;
朱恒鹏 .
经济研究, 2003, (03) :9-18+89
[5]   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 [J].
林毅夫 ;
刘志强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4) :5-17
[6]   1988年我国租金价值的估算 [J].
胡和立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89, (05) :10-15
[7]   A Principal-agent Theory of the Public Economy and Its Applications to China [J].
Weiying Zhang .
Economics of Planning, 1998, 31 :23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