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文化研究

被引:19
作者
孟召宜 [1 ]
渠爱雪 [1 ]
车冰清 [2 ]
黄泽虎 [1 ]
刘燕 [1 ]
机构
[1]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徐州师范大学淮海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经济差异; 文化区; 文化亚区; 锡尔系数; 江苏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在文化区划基础上,以人均GDP为测度指标,以基尼系数和锡尔系数一阶段分解、二阶段嵌套分解为测度方法,分析了1952~2008年江苏不同文化区、文化亚区之间经济差异的空间格局与演化趋势,研究发现:江苏文化区间的总体经济差异在波动中缓慢上升;在文化区层面,区间经济差异在波动中扩大并渐为差异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亚区层面,亚区内、亚区间经济差异均在波动中持续缩小,但亚区内差异为文化区内差异的主要贡献者;从演化过程看,不同层面的经济差异变化均大致以1978年为界分为波动反复和非均衡上升2个阶段。分析表明,江苏不同地域文化差导致形成不同的心智模型、社会资本和非正式制度,从而形成不同的内在文化动力和外在文化动力是导致经济差异出现的文化动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379 / 139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江苏省文化区的形成与划分研究 [J].
孟召宜 ;
苗长虹 ;
沈正平 ;
渠爱雪 .
南京社会科学, 2008, (12) :88-96
[2]   基尼系数局限性及其修正 [J].
周平 .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08, (04) :16-19
[3]   区域经济差异理论综述 [J].
胡艳君 ;
莫桂青 .
生产力研究, 2008, (05) :137-139+143
[4]   区域经济差异成因研究综述 [J].
彭小辉 ;
崔菲菲 .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03) :52-57+74
[5]   “产业区”研究的主要学派与整合框架:学习型产业区的理论建构 [J].
苗长虹 .
人文地理, 2006, (06) :97-103
[6]  
转型中的中国货币流通速度新探索:制度视角——兼论“中国之谜”[J]. 崔龙.制度经济学研究. 2006(03)
[7]   常州的希望:从“运河文化”走向“长江文化” [J].
张晓平 .
江南论坛, 2005, (11) :30-33
[8]   基于二阶段嵌套锡尔系数分解方法的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 [J].
鲁凤 ;
徐建华 .
地理科学, 2005, (04) :19-25
[9]   连云港经济滞后的文化拖累 [J].
孙培松 .
大陆桥视野, 2005, (06) :38-40
[10]   江苏省区域经济极化及其动力机制定量分析 [J].
欧向军 ;
顾朝林 .
地理学报, 2004, (05) :791-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