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际引文的技术知识扩散研究:来自中国的证据

被引:15
作者
李平 [1 ]
宫旭红 [1 ]
张庆昌 [2 ]
机构
[1] 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2] 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引文; 技术知识扩散; 技术创新; 吸收能力;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1.12.003
中图分类号
G302 [知识学];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基于引文分析法,将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对东道国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归结为知识存量累积效应、人力资本增值效应、研发绩效提升效应及持续创新导向效应,并借助LP方法及CSCD数据库的引文数据进行相关实证分析,检验结果显示,由国际引文带来的技术知识扩散有利于中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其中,人力资本增值效应、知识存量累积效应及持续创新导向效应较为显著,而研发绩效提升效应并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内生门限方法进一步将技术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及研发水平等吸收能力变量纳入分析框架,门槛检验结果表明,吸收能力跨过一定门槛后,国际引文技术知识扩散效应将显著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3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国际智力回流的技术扩散效应研究——基于中国地区差异及门槛回归的实证分析 [J].
李平 ;
许家云 .
经济学(季刊), 2011, 10 (03) :935-964
[2]   知识溢出和吸收能力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J].
潘金刚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30) :169-170
[3]   管理科学知识扩散网络的结构研究 [J].
岳洪江 .
科学学研究, 2008, (04) :779-786
[4]   基于CSSCI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引文实证研究 [J].
李秋实 ;
王智琦 ;
李媛 .
情报资料工作, 2008, (01) :74-77
[5]   中国自主创新中研发资本投入产出绩效分析——兼论人力资本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 [J].
李平 ;
崔喜君 ;
刘建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2) :32-42+204
[6]   一种基于永续盘存的知识存量测度改进模型 [J].
李顺才 ;
邹珊刚 ;
苏子仪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3, (09) :13-15
[7]   专业期刊在知识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J].
丁福虎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1998, 9 (02) :65-68
[8]  
论专利引用行为与期刊论文引用行为在揭示知识关联方面的差异[J]. 李睿,孟连生.情报学报. 2010 (03)
[9]  
文献传播[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王京山, 2010
[10]  
R&D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Firm-Level Evidence from Chinese Industry[J] . Albert G. Z. Hu,Gary H. Jefferson,Qian Jinchang.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 200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