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秋季河南持续降水的低频环流特征

被引:7
作者
王霄 [1 ]
孔海江 [2 ]
机构
[1] 河南省气象服务中心
[2] 河南省气象台
关键词
持续性降水; 低频; 环流特征;
D O I
10.16765/j.cnki.1673-7148.2014.01.009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河南119站的降水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各层高度场、风场和垂直速度场的再分析资料,研究2011年9月在河南发生的一次持续的区域性连阴雨过程。对降水进行的墨西哥帽小波分析发现,降水存在着低频特征。通过对造成低频降水的高度场和风场资料滤波计算,分析了造成降水的低频环流特征,结果表明:2011年9月河南秋季持续性降水低频振荡最主要的周期是32 d左右;低频降水的周期分为4个位相,降水从低频谷值和峰值之间的过渡位相开始,在峰值位相达到最大。低频环流场的配置在低频降水的谷值位相和峰值位相有着显著的差异,环流场的高低层配置从不利于对流发展转为有利于对流发展;同时低层水汽输送在过渡位相开始逐渐加强。降水的发生在850 hPa上主要是与低频正涡度的分布相一致,低频正涡度有着明显的波列变化及北跳;500hPa、200 hPa上的低频负涡度变化和降水变化相一致。降水的峰值(谷值)位相散度场的高低空配置主要为低层辐合(辐散)、中高层辐散(辐合),有利于(不利于)对流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2010年9月上旬河南一次大暴雨过程诊断与预报分析 [J].
赵培娟 ;
吴蓁 ;
职旭 ;
袁小超 .
暴雨灾害, 2012, 31 (01) :44-51
[2]   2007年淮河强降水时期低频环流特征 [J].
李勇 ;
周兵 ;
金荣花 .
气象学报, 2010, 68 (05) :740-747
[3]   许昌雷暴气候特征分析 [J].
王红燕 ;
吴璐 ;
王跃民 ;
王军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8, (01) :56-59
[4]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对东亚季风区的影响及不同时间尺度变化研究进展 [J].
林爱兰 ;
梁建茵 ;
谷德军 .
热带气象学报, 2008, (01) :11-19
[5]   1999年广东汛期降水的季节内振荡 [J].
唐天毅 ;
吴池胜 ;
王安宇 ;
侯尔滨 ;
罗会邦 .
热带气象学报, 2007, (06) :683-689
[6]   一次短时暴雨天气的稳定度和能量参数分析 [J].
林丽 ;
李荣 ;
张霞 ;
冯慧敏 ;
王红兴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7, (04) :45-48
[7]   2006年6月28日河南省强对流天气过程分析 [J].
张一平 ;
席世平 ;
王国安 ;
范学锋 ;
乔春贵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7, (02) :35-37
[8]   “0506”华南持续性暴雨的季风环流背景 [J].
林爱兰 ;
梁建茵 ;
李春晖 ;
谷德军 ;
郑彬 .
水科学进展, 2007, (03) :424-432
[9]   南海热带对流季节内振荡对江淮流域旱涝影响的初步分析 [J].
贺懿华 ;
王晓玲 ;
金琪 .
热带气象学报, 2006, (03) :259-264
[10]   1991年江淮梅雨与副热带高压的低频振荡 [J].
毛江玉 ;
吴国雄 .
气象学报, 2005, (05) :762-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