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特发性1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其亚型诊断探讨
被引:35
作者:
周智广
张弛
张冬梅
黄干
王建平
林健
机构:
[1]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分泌科、代谢内分泌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特发性;
酮症;
人类白细胞抗原;
胰岛自身抗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87.1 [糖尿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探讨特发性 1型糖尿病 (T1DM)的临床特征及其不同亚型的诊断要点。 方法 对 14 4例自发酮症起病的糖尿病患者检测谷氨酸脱羧酶抗体 (GAD Ab)、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 2Ab)和胰岛素自身抗体 (IAA) ,根据阳性与否分为A组和B组 ,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生化指标和HLA DQA1、DQB1易感和保护基因频率的差异。其次 ,将B组根据携带HLA DQ易感和保护基因单体型的不同分为有易感无保护 [S(+)P(- ) (B1组 ) ]、有保护无易感 [S(- )P(+) ]、两者皆无 [S(- )P(- ) ]、两者皆有 [S(+)P(+) ]4组 ,并进行比较。然后 ,将不携带HLA DQ易感基因单体型 [S(- ) ]患者根据体质指数 (BMI)分为非肥胖组 (B2组 )和肥胖组 (B3组 )。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的差异 ,并进一步将B1、B2、B3组与A组比较。 结果 B组较A组发病年龄大 ,BMI高 ,肥胖百分率高 ,更容易合并高血压 ,酮症程度较轻 ,甘油三酯、空腹和餐后C肽较高 ,2年后停用胰岛素的比例较高 ,携带HLA DQ易感基因的频率低、保护基因频率高。B1、B2、B3组与A组比较 ,A组发病年龄最轻 ,起病时酮症最严重 ,C肽水平最低 ,2年后停用胰岛素比例为 0 % ;B3组发病年龄最大 ,起病时酮症最轻 ,C肽水平最高 ,2年后停用胰岛素的比例约为 70 % ;B1、B2两组临床特征介于A组和B3组之间。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2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