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地居民政府信任对旅游发展支持度的影响——地方依恋的调节效应

被引:44
作者
贾衍菊 [1 ]
李昂 [1 ]
刘瑞 [2 ]
胥兴安 [3 ]
孙凤芝 [1 ]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
[2] 广岛大学先进理工系科学研究科
[3] 海南大学旅游学院
基金
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社会交换理论; 政府信任; 社区参与; 旅游影响感知; 支持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乡村旅游发展不仅能够拉动地方经济的增长,也能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探索居民旅游发展支持度的前因变量和形成机制是推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尤其在乡村旅游发展引发的多利益主体复杂关系中,居民对政府的信任度是保证乡村旅游有序发展的关键环节,但现有研究中关于旅游地居民政府信任对社区居民旅游发展支持度的影响机制尚缺乏深入的探讨。文章基于社会交换理论,以居民旅游参与度和旅游影响感知为中介、地方依恋为调节,以山东省8个代表性乡村旅游地为案例研究地,量化分析政府信任对社区居民旅游发展支持度的影响机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信任正向显著影响居民旅游发展参与度、旅游感知获益和支持度,负向显著影响旅游感知成本;参与度和旅游感知获益部分中介政府信任与旅游发展支持度的关系;地方依恋对政府信任与参与度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与已有研究相比,文章从乡村旅游地居民政府信任切入,阐释了居民旅游发展支持度的形成机制,在影响机制探索中强化了社区参与和地方依恋的作用,对深刻理解居民政府信任促进旅游发展支持度的传导机制、激发居民旅游发展支持行为提供了理论解释和实证支持。这意味着,为有效提升社区居民旅游支持度,需要重视社区居民的政府信任度,增强政府与居民良性互动,广泛吸纳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旅游发展过程,提升社区居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获得感,并培育居民对乡村的地方依恋情感,进而发挥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8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64 条
[1]   乡村旅游背景下农户生计策略转变意愿研究 [J].
孙凤芝 ;
欧阳辰姗 ;
胥兴安 ;
贾衍菊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0, 30 (03) :153-160
[2]   中国绿色发展时空演变轨迹与影响机理研究 [J].
程钰 ;
王晶晶 ;
王亚平 ;
任建兰 .
地理研究, 2019, 38 (11) :2745-2765
[3]   高寒民族地区居民的旅游支持度及影响因素——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J].
赵雪雁 ;
李东泽 ;
李巍 ;
严江平 .
生态学报, 2019, 39 (24) :9257-9270
[4]   风险感知、政府信任与在地居民参与特色小镇建设意愿关系的研究 [J].
张冰超 ;
史达 ;
刘睿宁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36 (04) :103-111
[5]   政府信任、政治效能感和媒介接触对公民参与的影响——一个基于文明城市创建领域的调查分析 [J].
宋典 ;
芮国强 ;
马冰婕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 40 (03) :7-14
[6]   广州城市居民地方依恋测度与机理 [J].
吴蓉 ;
黄旭 ;
刘晔 ;
李志刚 .
地理学报, 2019, 74 (02) :379-393
[7]   “精准扶贫”中财政政策效应的实证分析——基于对贫困人口经济帮扶视角的研究 [J].
苏畅 .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8, 34 (06) :133-142
[8]   就业质量、体验效用与乡城流动人口幸福感 [J].
徐彬 ;
吴茜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6 (05) :66-72
[9]   深刻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政治经济学视角的解读 [J].
王立胜 ;
陈健 ;
张彩云 .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8, 34 (04) :40-56
[10]   社会资本、知识转移与社区居民旅游支持态度:基于三个乡村社区样本的实证研究 [J].
周玲强 ;
周波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48 (02) :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