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沟壑区小型滑坡致大灾及其机理

被引:25
作者
范立民 [1 ]
李勇 [1 ]
宁奎斌 [2 ]
滕宏泉 [1 ]
王启耀 [3 ]
张新宇 [1 ]
机构
[1] 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2]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
[3] 长安大学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小型黄土滑坡; 致灾机理; 控制因素; 成因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2 [滑坡];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发生于延安市甘泉县马岔沟的黄延高速公路14标段的滑坡灾害,滑坡体小但灾情严重,造成19人死亡、2人受伤。滑坡体滑向285°,滑动块体长约12 m,宽约10 m、厚约3 m,体积约360 m3,为一小型黄土滑坡。调查发现,滑坡体位于黄土沟壑区,属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后缘有一长大裂缝,为古滑坡体的一部分。形成原因主要是高陡边坡的存在,加之滑坡体上部储水设施引水管漏水,长期浸润,导致滑坡体含水量高达31%以上,最终形成一个规模小、滑距长、速度快的飞跃式滑坡,滑坡体直接砸在坡脚下的工棚上,致灾严重。提出了加强黄土沟壑区工棚、建筑工地选址论证和地质灾害监测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黄土滑坡触发机理研究.[D].段钊.长安大学.2013, 05
[2]   降雨入渗诱发斜坡失稳的物理模型适用性分析 [J].
李秀珍 ;
何思明 ;
王震宇 ;
朱鲜花 .
灾害学, 2015, 30 (01) :34-38
[3]   黄土地质灾害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与创新思路 [J].
彭建兵 ;
林鸿州 ;
王启耀 ;
庄建琦 ;
成玉祥 ;
朱兴华 .
工程地质学报, 2014, 22 (04) :684-691
[4]   陕北延安地区2013年“7.3”暴雨特征及地质灾害成灾模式浅析 [J].
黄玉华 ;
冯卫 ;
李政国 .
灾害学, 2014, 29 (02) :54-59
[5]   入渗诱发黄土滑坡的力学机制 [J].
周跃峰 ;
谭国焕 ;
甄伟文 ;
许领 .
岩土力学, 2013, 34 (11) :3173-3179+3186
[6]   降雨入渗诱发黄土滑塌的模式及临界值初探 [J].
唐亚明 ;
薛强 ;
毕俊擘 ;
孙萍萍 ;
程秀娟 .
地质论评, 2013, 59 (01) :97-106
[7]   侵蚀作用诱发黄土滑坡的机制研究 [J].
张常亮 ;
王阿丹 ;
邢鲜丽 ;
王昌业 ;
李同录 ;
李萍 .
岩土力学, 2012, 33 (05) :1585-1592
[8]   黄土滑坡诱发因素及其形成机理研究 [J].
张茂省 ;
李同录 .
工程地质学报, 2011, 19 (04) :530-540
[9]   黄土滑坡滑带土的蠕变特性 [J].
龙建辉 ;
郭文斌 ;
李萍 ;
李同录 .
岩土工程学报, 2010, 32 (07) :1023-1028
[10]   陕北子长县阎家沟黄土滑坡特征及其变形机制 [J].
黄玉华 ;
武文英 ;
薛强 ;
陈社斌 ;
张睿 .
灾害学, 2009, 24 (01) :6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