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环倍半萜的分布特征及其意义

被引:8
作者
张春明
郭康良
张俊
汪中浩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 江汉石油学院 北京
[3] 湖北荆州
关键词
原油; 萜烷; 双环倍半萜; 补身烷; 重排补身烷; 分布; 南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对中国南海原油样品的分析发现 ,双环倍半萜异常丰富。双环倍半萜分布特征显示 ,A区原油重排补身烷含量相对较高 ,C区原油补身烷含量相对较高 ,这一特征与塔里木盆地海相和湖相原油特征相一致 ,暗示南海A、C区原油可能属不同成因类型 ;这一特征与其原油分子组成的非均质性在油区内的变化颇具一致性。此外 ,绝对定量分析发现 ,多数原油样品双环倍半萜的含量基本上恒定于 10 0 0~ 2 0 0 0 μg/g之内 ;但藿烷含量的变化幅度十分明显 ,变化范围为 179~ 4130 μg/g ,这可能预示双环倍半萜可能存在与藿烷不同的生物先质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2+5 +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17α(H)-重排藿烷在塔里木盆地中的指相意义 [J].
赵孟军 ;
张水昌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1) :36-3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