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保障、逆向激励与农村流动人口就业行为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7
作者
余敬文
徐升艳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农村流动人口; 土地保障; 就业行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9 [农村社会保障、福利事业]; F321.1 [土地问题];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F249.2 [中国]; C924.24 [人口问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1204 ; 120405 ;
摘要
在农村社保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土地发挥着重要的社会保障和失业保险功能,土地也会因此影响农村流动人口的就业行为。农村有地群体即使在城市处于失业状态,也可以选择回流迁出地,获得务农收入,其失业成本相对较低,找寻工作的积极性和努力工作的激励也可能受到影响。文章利用2011年上海市流动人口监测数据,发现土地保障所产生的逆向激励对农村流动人口就业行为有显著影响。在给定其他控制变量的情况下,拥有土地的农村流动人口就业概率明显低于没有土地的农村流动人口,平均而言,前者在上海更换工作的次数比后者高0.18次,月薪比后者低137.11元。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7+128 +12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失地对中国农村居民健康风险的影响分析 [J].
秦立建 ;
蒋中一 .
中国人口科学, 2012, (01) :102-110+112
[3]   教育回报率的性别差异研究 [J].
黄志岭 ;
姚先国 .
世界经济, 2009, (07) :74-83
[4]   让失地农民有个“家”——关于构筑失地农民集体经济组织的思考 [J].
陈建明 ;
陈忠浩 .
国土资源, 2005, (08) :39-41
[5]   中国农地制度:一个分析框架 [J].
姚洋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2) :54-6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