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GIS的中尺度地区退耕变化及其坡度分异研究

被引:11
作者
张晓萍
李锐
杨勤科
焦峰
温仲明
王飞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保所
关键词
中尺度; 退耕/土地利用变化; 坡度分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办法,提取了黄土高原中尺度地区(延安示范区)2000—2003年间各土地利用数字图,进行动态监测,并与坡度图结合,对其土地利用及退耕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年前后,坡耕地、疏林地、造林地、草地类间发生了用地调整。坡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减少幅度为35.9%;园地增加比重达28.1%;造林地面积增大到了3年前的2.03倍;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研究区坡度分异表明,沟沿线上以8~15°、15~25°的缓坡和稍陡坡地居多,沟沿线下以>35°的陡沟坡和<3°的平地比例居多。2003年的各利用类型中,70.73%的基本农田面积<15°,63.61%的园地集中在<25°,78.18%的乔灌林地分布在>25°,草地则集中在>25°的陡坡地,比重达75.49%,在地形上的分异比较合理。但是2000年坡耕地仍有64%未退耕,32.75%的面积大于侵蚀临界角25°,形成水土流失隐患。依据地形自然分异判定其合理性,加强科学规划和科技支撑是未来退耕中必需要解决的首要关键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388 / 39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Modeling land use and cover as part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J] . William E. Riebsame,William B. Meyer,B. L. Turner.Climatic Change . 199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