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日本对中药药理作用研究的一些进展

被引:11
作者
刘庆增
王金兰
机构
[1] 河北省衡水地区药检所
[2] 河北省衡水卫生学校
关键词
生药; 柴朴汤; 水提取物; 腹腔注射; 抑制作用; 基因互作; 小鼠; 小家鼠; 木棉皮; 厚朴酚; 抑制率; 半乳糖胺; 豚鼠; 荷兰猪; 中药; 肝损害; 四氯化碳; 氯代烃; 日本;
D O I
10.13412/j.cnki.zyyl.1988.02.018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本文就日本近年来在中药及方剂药理研究中取得的某些进展作一概述。 一、抗肝损害中药的研究 生药对四氯化碳和半乳糖胺所致肝损害的抑制作用进行的研究表明,茵陈蒿所含茵陈精(Capillarisin)、6,7一二甲七叶亭(6,7-dimethylesculetin)、芳代茵陈炔酮(arcapillin)、槲皮素(quercetin)、异鼠李亭(isorhamnctin)对四氯化碳所致肝损害有抑制作用。黄酮配糖体、二甲基七叶亭和茵陈精对半乳糖胺所致肝损害有抑制作用,其中茵陈精抑制作用最为显著。荔枝草Salvia plebeia中的楔叶泽兰素(eupafclin)、高车前甙(homoplantaginin)和刚毛黄素(hispidulin)对四氯化碳所致肝损害有抑制作用。高车前甙对半乳糖胺所致肝损害亦有抑制作用。郁金Cur—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5
页数:6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